
直新闻:美国财长贝森特说不急于和中国达成贸易协议,要把中国采购俄罗斯和伊朗的石油纳入到谈判范围,您怎么看?
特约评论员 陈冰:美国财长说不急于和中国达成贸易协议,大概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中美贸易谈判范围广,要谈的细节很多,美国自身应付不了,所以用延期来自我安慰。特朗普政府总是喜欢用宽限期来掩饰自己的莽撞。二是美国想通过关税谈判,加入更多与关税无关的事,来显示特朗普善于做大生意。特朗普和贝森特前两天都说,和中国的谈判氛围很好,贸易形势良好,现在又要谈谈中国采购俄罗斯和伊朗的石油,这与中美贸易是毫无关联的,他们就是想故意惹事生非,制造矛盾。
中国外交部已经亮明态度,坚决反对任何非法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中国和俄罗斯、伊朗的贸易关系,用不着你美国瞎操心。中国是绝不允许美国将关税以外的问题 " 安插 " 进谈判的。那么美国为何要这样蛮横呢?主要是特朗普政府无法解决俄乌冲突,想甩锅。特朗普有关结束俄乌冲突的承诺,全都烂尾了。看俄罗斯方面对他的停火建议不怎么理睬,他突然翻脸,要支持乌克兰武器,向莫斯科开火。特朗普还给俄罗斯 50 天期限,要在此之前确保停火。这和他给关税谈判下达最后期限一样。也许特朗普知道这吓唬不了莫斯科,便威胁中国和印度,要对中印进口美国的商品征收 100% 的关税,作为 " 二级制裁 "。可以预见,美国想把中国采购俄罗斯、伊朗的石油,掺和到中美贸易谈判中,一定会碰壁的。同样,美国试图把中国扯到美国、以色列与伊朗的冲突中,也是痴心妄想。

直新闻:在特朗普发动全面关税战后,台湾地区将经受怎样的待遇是个谜,最新消息是台湾地区可能会被征税 32%,您怎么看?
特约评论员 陈冰:最新的传闻来自 " 美国在台协会 ",说台湾已收到美国 32% 的关税通知单。不过台当局否认说,无论是 32% 还是 25% 的关税说法,都是假新闻。台当局还声称,台湾经济官员和美国的贸易谈判还在进行,还没有收到美国的关税信函。不过从台当局的反应看,说台湾努力能争取到比日本、韩国 25% 关税更低的税率,意味着他们是很恐慌的。因为特朗普对美国的盟友和邻居,都显得毫不留情,更何况对台湾岛。
特朗普政府以高度不可预测性著称,美国关税威胁及相应的 " 疑美论 " 依然笼罩台湾岛。鉴于特朗普眼中没有 " 敌友之分 ",只有直观的 " 付钱才能玩游戏 ",所以台当局的 " 倚美谋独 " 不起作用了,不排除美国通过高关税威胁,迫使台湾增加对美投资,特别是半导体产业,同时要台湾岛增加对美牛、美猪的进口。
英国广播公司说,特朗普的 " 美国优先 " 理念,实际上对台湾的经济成就抱持着警惕态度,特朗普曾公开批评台湾在半导体产业中 " 抢夺美国市场份额 ",并认为台湾在军费支出上不足。因此美国政府很可能祭出关税威胁,要台湾多买美国的军火和农产品,并要挟台湾增加在美国的投资。《经济学人》也发出警示,在人工智能竞争加剧的当下,特朗普政府很可能祭出最严苛的产业关税,特别是对半导体和药品,台湾地区和新加坡可能受到巨大冲击。

直新闻:台湾岛内公布了民间版的报告,就美国关税对台湾产业界的冲击作出评估,您怎么看?
特约评论员 陈冰:台湾岛内的蓝白两党智库,组成 " 民间版冲击影响评估小组 ",对美国关税对台湾产业界的冲击作出调查,让人们看到了台湾所经受的折腾。这份报告显示,50.5% 的受访厂商已受到美国关税的直接影响,特别是电子零组件业、电脑电子产品及光学制造业、汽车及其零件业、机械设备业和基本金属业五类产业。
目前已有约 25% 的企业暂停增员计划,另外 23% 的业主考虑将部分产能移转至海外。这份报告还做了模拟数据分析,如果美方对台征收 10% 的所谓 " 对等关税 ",那么 60% 的企业认为营收将小幅下降或无明显变化;若征税 20%,50% 的企业营收将减少 10% 至 30%,另外 26% 的企业损失更严重,营收减少 30% 以上。也就是说,台当局与美国能把税率谈到 20% 以下,对台湾产业界的影响才能保持适中。
台湾中南部许多小厂说,它们对 20%关税税率都没有抵抗力,要是税率更高,倒闭潮可能难以避免。不过台当局至今是 " 黑箱作业 ",既没有向台湾业界通报谈判进程,也没有评估不同关税税率下对企业的影响,资讯的不透明和对策的不确定,已成为最令企业困扰的因素。台当局之所以如此胆怯,恰恰说明对关税谈判毫无把握。也许,民进党当局在关税问题上,将会翻船。
作者丨陈冰
排版丨郑志佳
编辑丨侯军义
审校丨张思南
监制丨杨勇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