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财运分析www.jixiangqiming.vip:在线测算事业运势www.jixiangqiming.vip-首个校园配餐服务管理国标发布:热食1小时内分装,留样不少于48小时

adminddos 2025-07-21 15:53:31 4
财运分析www.jixiangqiming.vip:在线测算事业运势www.jixiangqiming.vip-首个校园配餐服务管理国标发布:热食1小时内分装,留样不少于48小时摘要: ...

界面新闻记者 | 翟瑞民

2025年7月21日,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消息,国家首个专门针对校园配餐的国家标准——《校园配餐服务企业管理指南》(简称《指南》)已于近日发布,将于今年12月1日正式实施。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明确,《指南》适用于为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提供学生餐制作及配送服务的校园配餐服务企业,不适用于校园自建食堂、学校食堂分包商或承包商。

公开报道显示,该国家标准的提出单位为中国商业联合会,于2023年8月获批正式立项。中国商业联合会表示,本标准提出了场所设置、设施设备管理与人员管理等方面的基本内容陈述,逐一明确了校园配餐服务企业的食谱及原料管理、加工制作、备餐与配送、用餐服务、服务质量管理、应急处理措施、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信息交流以及防止餐饮浪费等需要考虑的核心要素。

标准旨在通过指导校园配餐服务企业生产加工及配送等行为,帮助其提升校园配餐服务水平和企业管理水平,以实现进一步提升质量、防范风险的目标。

在人员配置上,《指南》提出,企业必须配备食品安全总监和专职食品安全管理、检验人员;建立风险防控动态机制,每日进行安全检查,每周排查隐患,每月调度分析。在原料采购方面,要实行米、面、油等大宗食品集中定点采购制度,并确保留存每批次原料的检验检测报告;每种大宗食品原料每年至少做一次全品类覆盖的检验检测,特别要对农药残留等安全性指标进行检测。配备满足配餐量的生产设施设备,“互联网+明厨亮灶”,封闭式配送车辆与设备。

《指南》要求,热食在熟制后1小时内分装,留样量不少于 125g,留样时间不少于48小时。标签需标明食品名称、制作单位名称、制作时间、食用时限和食用方法。配送方面,要确保热食食品安全,配送车辆与装载设备定期检查和保养,配送过程保持平稳,配送人员佩戴口罩等防护用品。根据学校需求,配合学校将学生餐放置于指定位置。同时,建立餐厨废弃物处置台账,及时收集、运输餐厨废弃物。

《指南》还明确,要建立校园配餐服务评价机制,收集服务对象对菜品质量、口味、服务、环境、管理的评价和建议。建立并落实反馈整改和投诉处理机制,公开和及时处理反馈与投诉。在应急处理措施方面,配合学校建立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制定应急处理措施。已配送的学生餐存在或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问题时,及时告知学校停止食用,启动召回程序。

央视新闻报道称,我国目前中小学和幼儿园数量超过46万所,涉及学生超过2.37亿人。校园配餐覆盖面广、环节多,已成为监管重点领域。校园配餐产业规模已经占整个餐饮业近半规模,标准化建设是推动校园配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

此前,部分发达国家以通过立法形式,给予校园配餐法律保障,如美国制定了国家学校午餐法、日本制定了食育基本法等。我国校园配餐管理在法治化、规范化方面仍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正在完善校园配餐监管体系,推动行业朝着规范化、科学化、法治化方向发展。

早在2019年,教育部等多部门就下发了《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其中要求学校集中用餐应当坚持公益便利的原则,围绕采购、贮存、加工、配送、供餐等关键环节,健全学校食品安全风险防控体系,保障食品安全,促进营养健康。

2024年11月,教育部曾发布《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工作指引》。其中提出,具备条件的中小学食堂原则上采用自营方式供餐。食堂对外承包或委托经营的,应以招投标等方式公开选择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能承担食品安全责任、社会信誉良好的餐饮服务单位或者符合条件的餐饮管理单位。

该工作指引也提出,不具备建设食堂条件的中小学校,可通过从配餐企业订餐的形式,解决学生集中就餐需求,保障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校外供餐单位应具备食品经营许可和集体用餐配送资质,能承担食品安全责任,社会信誉良好。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开展对学校校外供餐单位的监督检查和学校食品安全事故处置。学校应建立校外供餐单位评价和退出机制,对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不到位或多次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校外供餐单位,要及时终止合同(或协议),并向属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报告。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