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十一月出生八字:在线测算生辰八字www.jixiangqiming.vip:-狂开门店8000家,蜜雪“平替”甜啦啦加盟商的血与泪

adminddos 2025-08-08 16:44:42 3
十一月出生八字:在线测算生辰八字www.jixiangqiming.vip:-狂开门店8000家,蜜雪“平替”甜啦啦加盟商的血与泪摘要: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AI蓝媒汇

  作者 | 刘杰

  在低价茶饮的鏖战中,甜啦啦靠“模仿”蜜雪,并以“比蜜雪更下沉”的选址策略,及“爆款平替”打法异军突起,门店数突破8000家。

  然而,其看似轻盈的扩张背后,却是众多加盟商的沉重代价。

  AI蓝媒汇独家深入调查发现:风光的商业神话背后,是加盟商的集体困境——装修陷阱、变相加大进货量、高额罚款等乱象丛生。

  更严峻的是,在蜜雪的下沉围剿、选址内卷的压力下,甜啦啦正面临增长与品牌力、规模与盈利能力之间的多重博弈。

  这场始于模仿、困于内卷的商业故事,或许正在走向一个复杂且真实的转折点。

  低价策略下

  加盟商的生存困境

  在加盟商眼中,甜啦啦就是蜜雪冰城“平替”般的存在。

  其品牌创始人王伟曾是蜜雪的早期加盟商,偷师后便自立门户,创立自有品牌甜啦啦,并采取了一条清晰的跟随策略——“蜜雪冰城卖什么,我就卖类似产品”。蜜雪的4元柠檬水、2元冰淇淋,甜啦啦全都照单全收。

  在商业模式上甜啦啦更是学到了精髓,蜜雪TO B的万店加盟扩张模式,也被照搬了过来。

  加盟、复制、扩张,甜啦啦正在不起眼的地方悄然狂奔。据其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其门店已经超过8000家,遍布全球318城市,甚至实现出海,在菲律宾、柬埔寨等首都均有布店。

  甜啦啦快速规模化扩张的商业神话背后,是一群加盟商在虎视眈眈,不想像错过蜜雪一样,没赶上下一趟暴富的快车。

  因为蜜雪冰城近年来门槛提升、审核严格,很多人被卡在点位审核上,便退而求其次选择审核宽松、价格更低的甜啦啦,因此其也被称为“蜜雪冰城加盟商收容所”。

  甜啦啦官方宣称,其单店加盟投资仅需15-20万元,远低于蜜雪冰城的40-50万元,吸引了大批被蜜雪拒之门外的加盟商。

  然而,现实远比宣传的残酷。

  “甜啦啦门店整体下来二十万开不了,加上房租和装修,普遍要三十万以上。”一位海南加盟商李丽(化名)对AI蓝媒汇直言。

  更让加盟商不满的是,装修费用不透明。一位甜啦啦加盟商在社交平台上抱怨,“装修材料必须用总部的,屋里40多个灯,一个竟要50元,说是定制的,其实就是普通筒灯。”

  “而且是钱打过去了,总部才派人来装修,那时候你已经加盟了,想反悔也来不及了。”李丽补充道。

  AI蓝媒汇对接多位甜啦啦加盟商时还了解到,装修问题也是诸多加盟商合同到期选择闭店的原因。

  一位在闲鱼上转让自家甜啦啦设备的卖家对AI蓝媒汇表示,“不赚钱,到期不想装修了,就闭店了。”

  对此,AI蓝媒汇向甜啦啦内部业务人员求证,对方回复称,“与加盟商的合同期为四年,到期一般就是换换标准件,不用大装大动。”

  但上述回复却遭到李丽的极力反驳,“并非如此,而是让把门头、店内都重新装修,你不肯那就闭店。”

  不仅开店成本超预期,加盟商最关心的利润问题也与官方描述有所出入。

  甜啦啦内部业务人员对AI蓝媒汇表示,门店毛利率约55%,净利润可达20%-30%,但多位加盟商的实际经营状况却不尽相同。

  加盟商普遍反映,甜啦啦产品定价低,材料进货价却不便宜,主打薄利多销,客流量很大才能保本赚一点。

  一位河北的加盟商表示,“每个地区情况不一样,我是因为全部雇人经营,各种损耗等都比较高,利润比宣传的低。”

  李丽则表示,“我也去实地调研过,当时看甜啦啦在自己大本营安徽卖的挺好的,才有了加盟的心思,但到了海南却出现了水土不服的情况,海南那么热的地方都卖不动,营业额高的时候一天一千多,低的时候甚至只有一百多。”

  她还透露,“总部一上新,就强制要求进新品,甚至宣传单都要买。新品还要求搞买一送一活动,本来就没利润,总部又不补贴,纯粹是让我们加倍消耗原材料,继续进货,总部是赚钱了,苦了我们这些加盟商。”

  更让加盟商难以接受的是高额罚款。“店员下班前没发营业额报表,罚款1000元;卫生不达标,茶汤超时未换,罚款5000元。”李丽无奈的表示。

  甜啦啦的商业模式正面临严峻考验。这种“低价引流-规模盈利”的平衡术,在现实经营中显露出脆弱性——当总部通过变相加大进货、装修更新等方式确保收益时,加盟商却要在微薄利润与高额成本间艰难求生。多位加盟商的真实经历表明,这套看似完美的商业闭环,正在基层门店的运营压力下出现裂痕。

  蜜雪围剿下的生存战

  加盟商成“炮灰”?

  茶饮行业人士普遍认同,加盟店成功的关键在于选址。不过,随着茶饮行业竞争白热化,品牌间的“点位争夺战”已进入深水区。

  业内观察者表示:“就拿蜜雪来讲,其难加盟并不是要求高,而是‘点位稀缺’。其布店已经几万家了,优质点位基本被老加盟商占据,进入壁垒较高。即使有资金,也只能选择相对冷门的位置。”

  “且蜜雪加盟政策以‘老加盟商优先’为原则,优质点位通常会优先下放给老加盟商,因为新加盟商需要提供更多扶持和指导,流程繁琐;所以新手往往只能申请一些被老加盟商淘汰的点位,而且即使申请上报,也不一定能通过审核。”

  这种“点位内卷”现象导致同一商圈内出现多家品牌门店贴身肉搏。而来自蜜雪冰城的直接挤压,让甜啦啦加盟商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一位今年刚加盟甜啦啦的河南店家称,“今年开年的时候生意还可以,是小区楼下店,但开了两个月蜜雪就把旁边的房子高价租了,蜜雪加盟商为了占店铺甚至选择和房东合伙,房东占股还要了八万的房租,这店原先房租也就三万多,不过这也是蜜雪加盟商自己提的价格,因为他今年必须扩店,但没有合适点位了。”

  对于利润的挤压,她表示,“蜜雪没开旁边之前,一个月到手净利润大概两万,这两个月外卖太多,到手直接砍半了。”

  说到外卖大战,这位河南店家苦笑说,“员工都累走好几个,杯量上来了,付给员工的工资就要翻倍,有天外卖做了快一千单,关闭平台一看,刨去成本下来分毛不赚白忙活。”

  甜啦啦内部业务人员向AI蓝媒汇强调,其总部万达旗舰店日流水稳定在1万元以上,毛利率可观。

  但调查后的现实是:大多数加盟商在低价内卷、总部压货、蜜雪围剿的三重夹击下,艰难求生。

  甜啦啦的加盟生意是否还能持续带来预期收益?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将决定这个“蜜雪学徒”未来的命运。

  能否成为下一个蜜雪?

  事实上,甜啦啦的模仿范围不仅限于蜜雪,他更像茶饮界的 “小米”——哪里贵就降哪里。

  当喜茶推出18元“多肉葡萄”时,甜啦啦迅速以10元“葡萄多肉”跟进;霸王茶姬的18元“伯牙绝弦”被其复刻为8元“清风茉白”;瑞幸19元“生椰拿铁”则被优化成10元版本。

  但不同于蜜雪凭借自建供应链构筑了坚实的成本壁垒,其在全国布局五大生产基地,实现原料自主可控,甜啦啦的低价策略的关键,则是依靠“比蜜雪更下沉”的选址策略,将开店成本中的最大支出“房租”压缩到极致。

  于是,当蜜雪冰城在县城市场高歌猛进时,甜啦啦已经把触角伸向了更基层的乡镇、农村乃至学校食堂。

  据窄门餐眼数据显示,甜啦啦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高达43.4%,远超蜜雪冰城32.26%的占比。更值得注意的是,其一线及新一线城市门店占比仅6.5%,与行业平均约30%的布局形成鲜明对比。

  图片来源:窄门餐眼

  然而,低价策略犹如一把双刃剑。以10元饮品为例,若要维持60%的毛利率,单杯成本必须严格控制在4元以内——这意味着原料选择空间被大幅压缩,产品创新面临天然瓶颈。

  相比其他茶饮品牌的标志性爆款,甜啦啦自创产品的市场认知度和影响力仍显不足。

  2025年,甜啦啦的联合创始人许周对外坦言:“门店规模与品牌知名度不匹配,81.45%的店位于下沉市场,消费者感知弱。”,“目前品牌声量是甜啦啦最大的短板之一”,创始人王伟曾对外表示。

  甜啦啦面临的核心困境在于:要继续保持价格优势,就难以提升产品品质和品牌形象;而要升级品牌,又可能失去原有的价格敏感型客户。这个两难选择,正在考验着管理团队的智慧。

  下沉不是万能解药。

  复制蜜雪容易,但成为蜜雪则很难,甜啦啦需要思考能给消费者和加盟商带来什么不可替代的价值。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