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市政府办公厅、市经信委、市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在闵行区举办以“上海政务服务,传递惠企温度”为主题的惠企专场活动。
2025年8月7日,上海市闵行区政务服务中心分为3个楼层,总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 本文图均为 澎湃新闻记者 俞凯 摄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市政府办公厅获悉,自2021年起,上海将每年8月确定为“政府开放月”。2025年是上海市政府办公厅连续第五年组织开展全市“政府开放月”活动。五年来,全市各级行政机关线上、线下累计开展8000余场政府开放活动,参与人数超过1600万人次。“政府开放月”已成为上海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推动“民声”与“政声”同频共振的重要举措。
上海市政府办公厅政务公开办主任王晓妹介绍,近年来,围绕“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民心工程和民生实事项目”等主题,全市各级行政机关努力打造更加符合企业群众期待、更能直击公众“兴趣点”“关切点”、更好体现政民互动价值导向的政府开放活动,活动内容持续丰富,参与途径更加透明、形式更加生动,政府机关与企业群众的互动性更强,“政府开放月”的社会价值逐步凸显。
闵行区政务服务中心现有30家区级委办局、7家整建制入驻单位和8家配套企事业单位入驻,设有175个窗口。
8月7日下午,在上海市闵行区政务服务中心,该中心主任何凡化身讲解员,带领公众参观并介绍闵行区惠企八大实事项目总体情况,并观看“免申即享”惠企政策短片。企业通过手机NFC“碰一碰”小程序,即可进入“闵企连廊”惠企政策服务平台,了解闵行的惠企政策服务。截至目前,闵行区已在上海市惠企政策标准平台完成37个惠企政策文件的认领、图谱和拆解工作,并将新增一批区级“免审即享”和“直达快享”政策项目。
在该中心的网办自助服务区,综合窗口工作人员现场演示了“AI材料预审”“智能填表助手”等功能和帮办服务。闵行区市场局工作人员邀请在场企业通过移动端登录上海企业登记在线平台,实操商事登记相关业务办理流程,并展示营业执照和惠企“大礼包”。
活动现场,闵行区政务服务中心和区市场局工作人员向参会者展示营业执照和惠企“大礼包”。
何凡介绍,作为全市首家按照《上海市“一网通办”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和运行规范》打造的区级政务服务中心和闵行最大的行政审批集中受理平台,闵行区政务服务中心分为3个楼层,总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现有30家区级委办局、7家整建制入驻单位和8家配套企事业单位入驻,设有175个窗口,提供人才服务、企业登记、房产交易、税务征收、医保(社保)办理、工程审批、招投标和综合服务等业务咨询和办理,为企业(法人)和个人办理960多个事项。该中心的受理大厅年均受理量约为29万件,其中办理事项18.7万件、咨询事项10.9万件。
值得一提的是,闵行区政务服务中心还在分中心的提质增效上下功夫,其中,大零号湾分中心聚焦科创企业服务需求,增设“三闵三通”6个专窗。截至7月底,“三闵三通”专窗累计提供暖心服务1081例。同时,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企业服务中心升级“出海入华”2.0版事项清单97项,包括“涉外服务包”76项和“出海大礼包”21项,扩容马德里商标注册、APEC商旅卡业务、AEO认证指导等,协同推进24小时港澳自助签注再次办理业务落地,实现“全流程自助、24小时服务、3分钟取证”,为闵行企业“出海入华”注入新动力。
闵行区投资促进中心副主任刘翔告诉记者,自2024年年底以来,闵行区把投资促进工作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对招商引资和企业服务进行了改革,建立了“1+9+21+X”的招服一体化体系。其中,“1”指的是由区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由区长担任召集人,产业副区长担任副召集人,设立区投资促进办公室,负责统筹全区的投资促进工作;“9”指的是区经委、区商务委、区科委、区文旅局等具有招商和企业服务职能的行业部门;“21”是14个镇街道及4大国家级园区和3大重点产业区;“X”是区发改委、区建管委、区市场监管局、区规资局等审批部门。
2025年,闵行区招商引资和企业服务一体化工作有力有序开展,聚焦重点产业项目落地,加快构建涵盖商务洽谈、产业准入、土地供给、项目建设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聚焦“闵行投资”品牌打造,当好“金牌店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