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奇门遁甲看姻缘:测算塔罗占卜www.jixiangqiming.vip:-商业航天IPO热潮起,多家企业启动上市辅导

adminddos 2025-08-07 11:07:41 3
奇门遁甲看姻缘:测算塔罗占卜www.jixiangqiming.vip:-商业航天IPO热潮起,多家企业启动上市辅导摘要: ...

界面新闻记者|马悦然

近期,商业航天企业IPO热度持续攀升。

7月29日,中国证监会官网显示,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蓝箭航天)已启动上市辅导,拟在科创板上市,由中金公司担任辅导机构。

三天后,又一商业航天企业江苏屹信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屹信航天)在江苏证监局上市辅导备案,辅导机构为民生证券。

图片来源:中国证监会官网

此前,商业航天领域上市公司或冲刺IPO的公司较少。

行业本身特性是一大原因。商业航天是技术与资金高度密集型行业,且技术研发周期漫长,尤其是火箭板块。一旦试验失败,前期的巨额投入可能付诸东流,使得相关企业盈利节点滞后,无法满足诸多上市标准中对企业营收、利润的要求等。

今年,商业航天企业在资本市场的情况逐步向好,企业加速推进上市进程,这主要源于产业成熟度提升,以及支持政策等多项利好的出现。

6月18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 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推出深化改革的“1+6”政策措施,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

其中指出,根据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更多前沿科技领域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加大对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支持力度。

证监会表示,对于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企业,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将面向优质科技型企业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等。

7月末,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重启后,首家适用企业泰诺麦博IPO已获受理。

据界面新闻了解,除蓝箭航天、屹信航天两家企业外,商业航天板块还有多家企业正在准备IPO。

商业航天产业主要包括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载人航天、深空探测以及空间站五大领域,目前市场以人造卫星和运载火箭为主。

早在2020年底,火箭公司星际荣耀就启动了上市辅导备案,但是未到披露招股书的阶段。今年7月,星际荣耀披露披露了第二十期上市辅导工作进展情况报告。在当前资本市场上,尚无成功上市的民营火箭企业。

在人造卫星板块,今年星图测控(920116.BJ)成功登陆北交所,也是今年A股第一家上市公司。

2022年3月,另一家卫星企业长光卫星启动上市辅导备案,但已于2024年底终止IPO进程;国星宇航在今年初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于香港主板上市,冲刺“港股商业航天第一股”,但目前其招股书失效。

此次启动上市辅导的蓝箭航天,是头部民营火箭企业。辅导备案报告显示,其成立于2015年6月1日,为中国商业航天行业起步之时。

该公司注册资本3.6亿元,控股股东为张昌武及其控制的淮安天绘科技信息咨询中心(有限合伙),占公司14.68%的股份。

据胡润研究院此前发布的《2025全球独角兽榜》榜单显示,蓝箭航天估值200亿元,排名418位。

2023年7月,蓝箭航天自主研制的朱雀二号遥二液氧甲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这是全球首款成功入轨飞行的液氧甲烷火箭,标志着中国运载火箭在新型低成本液体推进剂应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今年,蓝箭航天将重点放在了液体可回收火箭朱雀三号的首飞上。

年初,蓝箭航天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张昌武在接受界面新闻专访时表示,朱雀三号计划在今年三季度内发射,6月起具备进入发射工位的条件。

张昌武表示,下半年起,各家航天企业均会进入较为密集的发射窗口期。蓝箭航天在近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一直按照自身能力和节奏推进,不会刻意要做第一。他认为,目前从产品供应商技术等角度看,蓝箭是有条件在大型重复使用的液体火箭上拔得头筹的,公司在行业中的优势明显。

天眼查信息显示,蓝箭航天自成立以来累计融资约17轮,机构股东中包括红杉资本中国基金、碧桂园创投、经纬中国、领中资本等。碧桂园创投隶属于碧桂园(02007.HK),曾是蓝箭航天最大外部机构股东。

但今年4月25日,碧桂园宣布出售蓝箭航天约11.063%股份的交易,总价13.05亿元。

在该交易中,碧桂园预期取得税前净利润3.7亿元。交易完成后,碧桂园将不再持有蓝箭航天的任何权益。

当时的港股公告内容透露,即使已经是商业航天的头部企业,蓝箭航天也不曾盈利。2023-2024年,该公司净亏损额分别为11.77亿元和10.15亿元;资产净值分别为24.95亿元和39.16亿元。

图片来源:碧桂园港股公告

屹信航天成立于2018年,主要从事微小卫星星载测控通信产品及地面测控系统研发,并覆盖软件开发、集成电路设计、卫星载荷及信息技术咨询等多元领域。

屹信航天控股股东为孙谦,直接持股比例为48.32%,并通过担任无锡屹信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执行事务合伙人合计控制公司表决权比例为68.12%。

公开资料显示,屹信航天卫星物联网载荷已应用于国内多个卫星物联网星座,每年采集、传输报文数量超百亿条。

屹信航天为天启卫星(低轨卫星物联网星座)2024年第二次批组卫星物联网载荷的主要参研单位。该组卫星发射入轨后,仅去年,屹信航天已为26颗在轨卫星配套物联网载荷。

除IPO外,中国商业航天板块一级市场融资也较为活跃。

睿兽分析发布的《2025中国商业航天创新生态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商业航天领域融资事件达138个,披露融资金额202.39亿元。其中,卫星应用、火箭制造、卫星制造三个细分领域保持较高热度,获得更多的资金流入。

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商业航天领域已经诞生12家独角兽企业。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