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28省份上半年财政数据出炉,下半年收支矛盾仍突出

adminddos 2025-08-06 21:09:14 3
28省份上半年财政数据出炉,下半年收支矛盾仍突出摘要: ...

  下半年地方财政收入预计大概率延续增长,具体到第三季度或将有起伏,要密切关注,财政政策适时加力。

  地方政府相继披露上半年财政账本,折射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不过财政收支依旧呈现紧平衡态势。

  8月5日,福建省财政厅披露当地上半年财政收支数据。第一财经梳理各地财政、统计部门网站发现,截至8月5日,31个省份中共有28个省份披露了当地上半年财政收支状况。

  根据财政部及地方财政等公开数据,从收入端来看,除了陕西、山西、青海、内蒙古四地外,其他27个省份均实现收入增长。不过上半年全国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同比增长1.6%,多省税收收入出现下滑,财政收入增长依然承压。

  而从支出端来看,上半年28个省份中24个省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保持增长,全国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平均增速为2.6%,高于收入增速,地方财政保持一定支出力度以保民生稳经济。多数省份财政部门坦言上半年刚性支出不断增加,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

  辽宁大学地方财政研究院院长王振宇告诉第一财经,从数据来看,上半年地方财政呈现弱复苏的迹象,上半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6%,这得益于非税收入增长带动,因此弱复苏的基础仍不牢固。下半年地方财政收入预计大概率延续增长,具体到第三季度或将有起伏,要密切关注,财政政策适时加力。

  收入普遍增长但压力犹存

  “真金白银”的财政数据备受关注,财政收入尤其是税收不仅能反映经济发展状况,财政支出更是与老百姓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财政部国库支付中心副主任唐龙生近期公开表示,今年以来财政运行总体平稳。其中上半年多数地区收入保持增长。上半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增长1.6%,其中,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收入分别增长1.3%、1.3%、2%、5.7%。31个省份中,27个省份实现增长。

  从上述28个披露上半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的地方来看,24个省份收入保持增长,其中吉林增速最高(16.4%),西藏其次(11.7%),多数省份收入增速保持低速增长,江苏、浙江等多个收入规模排名靠前的省份增速在1%左右。

  在今年上半年地方收入普遍低速增长之下,吉林为何保持两位数较高增速?

  根据吉林省财政厅数据,吉林省上半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快速增长,得益于当地资源资产盘活收入陆续缴库,使得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同比增长109.2%,贡献了百亿增量收入。另外,长春市补缴税金等因素拉动上半年当地涉房涉土税收收入同比增长16%。

  上述28个省份中,上半年陕西(-7.2%)、山西(-6.3%)、青海(-2.3%)和内蒙古(-1.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陕西降幅最大。

  煤炭大省区陕西、山西、内蒙古收入下滑,跟今年以来煤炭等价格持续下行,相关行业企业上缴税收等下滑有关。比如陕西省财政厅数据显示,上半年全省税收收入同比下降9.1%,其中与煤炭价格直接相关的资源税同比下降10.3%。在陕西10个地市中,煤炭资源富集区榆林上半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19.8%,降幅最大。

  如果具体到市县层面,地方财政收入形势差异更大,冰火两重天。

  比如,根据福建省财政厅数据,今年上半年福建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0.7%。福建省82个县(市、区)中,一般公共预算地方级收入正增长的有62个,占比75.6%,其中长汀县、福鼎市收入增速超过50%。

  但也有部分地方财政困难。一位西部基层财政人士告诉第一财经,目前地方财政收支矛盾比较突出,今年以来当地财政收入虽然比去年稍好一些,但房地产税收、土地出让收入依然低迷,整体看地方财政收支矛盾并没有缓解,基层财政依然比较困难,甚至个别市县付息困难。

  另一位东部地方财政人士告诉第一财经,今年上半年当地财政收支顺利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收入增长略低于年初预算,但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省内排名靠前。不过由于分享税种和重点行业税收下降,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减收较大,当地财政收支矛盾尖锐。

  根据财政部数据,今年全国上半年与房地产市场密切相关的土地增值税和契税分别同比下降17.6%和14.8%。地方政府性基金中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同比下降6.5%。

  虽然地方上相关数据降幅不一,但近些年土地财政收入下滑是普遍现状。

  福建省财政厅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当地第三产业中的房地产业233.39亿元,同比下降13.9%。当地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383.42亿元,同比下降30.4%。

  尽管上半年地方财政收入整体低速增长,但在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和地方政府债券等支撑下,整体来看地方财政支出仍保持增长,教育、社保、医疗等民生领域支出得到有效保障。

  比如,北京市财政局副局长秦征近期表示,北京全力保障当地重大战略任务和基本民生资金需求。上半年全市民生支出占比继续保持在八成以上。河南、福建披露上半年当地民生支出占当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超七成。

  下半年收支压力仍大,兜牢“三保”

  上半年整体来看地方财政收支均保持小幅增长,总体平稳。不过多个省份财政部门表示,当前收支矛盾仍然较大,下半年收入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比如,安徽省财政厅公开的《关于安徽省2025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及下半年工作意见的报告》称,当前财政收入可持续增长面临较大压力,债务还本付息、民生保障等刚性支出不断增加,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财政收支形势依然严峻,下半年财政工作仍面临较大压力。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财政厅披露的《关于2025年上半年自治区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称,今年下半年稳增长的压力仍然很大,对组织收入带来困难和挑战。财政支出压力较大,收支矛盾依然突出,收支紧平衡状态仍将持续。

  一位中部地区财政局长告诉第一财经,当地上半年税收收入小幅下滑,预计下半年财政收支压力会持续加大。

  为了缓解财政收支矛盾,地方主要通过增收节支来实现收支平衡。在增加收入方面,部分地方强调依法依规征税、加大盘活存量资产资源、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

  比如,近期云南财政厅等九部门发文,在全省州(市)、县(市、区)、乡镇(街道)三级全面启动国有资产资源起底式清查盘活工作,以增加地方政府收入,缓解政府偿债压力,也为产业升级、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财政部近期发文,恢复对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的利息收入征收增值税,扩大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征税范围,此举也能一定程度上增加部分税收。

  在财政支出方面,地方主要通过继续过紧日子,削减非必要、非刚性支出、严控预算追加等来控制财政支出规模。

  比如,秦征表示,北京市时刻绷紧“过紧日子”这根弦,持续开展过紧日子评估,将预算安排与执行、绩效、审计等结果挂钩,在2021~2024年累计压减非重点非刚性及一般性支出超百亿元的基础上,2025年继续压减18.2亿元,将资金用在经济社会发展“紧要处”。

  当然,不少地方都表态要兜牢“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底线,优先保障“三保”支出需求。

  河南省财政厅厅长赵庆业近期公开表示,上半年,河南省县级“三保”支出累计达1738.7亿元,同比增长16.2%,高于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下半年,省财政将持续加大财力下沉力度,优化资金调配,严格实施“三保”标识管理、县级月度“三保”支出调度管理等措施,确保全省“三保”不出问题。

  下半年民生领域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将继续加大。比如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发文明确,自2025年1月1日起,无论一孩、二孩、三孩,每年均可领取3600元补贴,直至年满3周岁。另外2025年秋季学期开始,国家免除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