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债券利息收入税收新规实施前夕,政策性银行密集发行金融债。
8月5日,中国债券信息网披露的信息显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下称“农发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下称“进出口银行”)拟于8月6日新发行6只金融债券。其中,农发行拟发行不超过150亿元392天期利随本清债券,以及60亿元、50亿元、160亿元3年期、5年期、10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债券;进出口银行拟于8月6日发行不超过10亿元66个月固定利率附息债(票面利率1.6%),以及不超过80亿元为15个月固定利率附息债券。
彭博社分析指出,上述金融债发行数量创下2002年来政策性金融债单日新发行数量之最。
此前,8月1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称,自2025年8月8日起,对在该日期之后(含当日)新发行的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的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对在该日期之前已发行的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包含在2025年8月8日之后续发行的部分)的利息收入,继续免征增值税直至债券到期。
“农发行和进出口银行在新规生效前夕密集地发行金融债券,一个重要考虑可能是抓住此次‘政策窗口期’。”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钟辉勇对澎湃新闻分析称,对金融机构来说,新规落地将使其未来融资成本会有所上升。对于购买债券的机构投资者来说,购买在8月8日之前发行的债券则意味着其整个存续期内的利息收入都免征增值税,这对发行人来说可以显著降低发行成本。
国盛固收团队首席分析师杨业伟也对澎湃新闻表示,金融机构在新规落地前密集发债,或是出于控制融资成本的考虑。该团队8月2日研报指出,新规落地或将利好老券,利空新券。机构可能会将更多的资金买入老券,老券需求增加,收益率有望继续下行。而新券处于不利地位,收益可能上行。如果粗略按照3.26%或6.34%的增值税率计算,以目前10年国债收益率1.7%计算,新老券利差可能在5.6-10.8bp左右。新老券利差也会受到实际供需情况的影响。
不过,钟辉勇认为,在成熟市场,对债券利息征税是普遍做法。取消对特定金融产品利息的税收优惠,有助于建立一个更加规范、透明和市场化的债券市场环境。
国盛证券研报也指出,展望来看,央行或将优化债券市场结构及制度安排,促进债券市场功能进一步增强。
今年5月,央行在专栏文章《加强债券市场建设 支持债券市场健康发展》中指出,从税收制度看,债券市场税收制度设计也会对债券市场价格形成和国债利率基准作用的发挥产生影响。比如,国债等政府债券利息收入免税,公募基金和理财资管产品交易价差又有税收减免优势,短期交易意愿也会更强,一些不免税的公司债等还可能对标免税的国债利率水平,进一步加大债券市场收益率的短期波动。
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日收盘,10年期国债收益率报1.697%,日内下跌0.7个基点;超长期特别国债收益率报1.9185%,日内上涨0.05个基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