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指腹为婚姻缘:八字合婚www.jixiangqiming.vip:-信用卡业务大洗牌:超40家分中心关停 银行联名卡密集停发

adminddos 2025-08-06 17:07:30 1
指腹为婚姻缘:八字合婚www.jixiangqiming.vip:-信用卡业务大洗牌:超40家分中心关停 银行联名卡密集停发摘要: ...

银行信用卡业务“瘦身”与“出清”同步上演。

今年以来,超40家银行信用卡分中心获批关停,广发等银行也密集停发联名卡。同时,信用卡不良批量转让本金回收率已跌至个贷最低,诉讼成本却持续抬升。同时,商业银行正批量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将不良打包转出。

业内人士表示,信用卡业务正处于磨底期,过去依赖增量发展的模式已难以为继,行业正从粗放扩张转向精耕细作。

联名卡停发、分中心关停

今年以来,银行信用卡业务正经历一场自上而下的收缩。

8月31日起,将停发24款联名信用卡,并同步调整卡面设计;亦宣布同日将终止部分银联联名卡的新发、补换及续卡业务。更早之前,已于5月12日停发14种联名卡,邮储、建行、招行、光大等亦先后跟进。

与产品收缩同步,机构“瘦身”也在提速。7月16日至21日,广东金融监管局先后批复珠海、华南两家信用卡分中心终止营业。Wind数据显示,年内已有超40家信用卡分中心获批关停,其中交行在4月单月就关闭了济南、沈阳等10余家分中心,民生、广发亦相继裁撤华南、华中、东北等区域机构。

“信用卡正面临资产质量下滑、盈利空间收窄以及互联网信用支付冲击的‘内忧外患’。”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认为,密集停发联名卡、关停分中心,是银行通过组织架构和产品结构双轮调整,压缩低效网点、聚焦线上直营,以摆脱规模扩张时代遗留的瓶颈。

信用卡不良快速出清压力凸显

银行在调整信用卡业务的背后,是资产端的持续承压。

央行最新统计显示,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余额已从2008年的33.77亿元增长至2024年末的1239.64亿元,十六年间增加近36倍,2024年单年增幅就达26.32%。截至去年四季度,逾期半年余额占应偿信贷余额的1.43%,卡均授信3.14万元,使用率38.03%,资产质量压力肉眼可见。

在此背景下,银行只能加快不良资产的出清速度,致使市场转让价格不断走低。银登中心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平均折扣率跌至4.1%,本金回收率仅6.9%,同比分别下滑0.5和1.9个百分点;同时,2025年一季度信用卡不良批量转让平均本金回收率仅5.8%,为各类个贷资产中最低,而同期诉讼成本却在不断攀升。

中国银行近日公告称,自9月14日起将把诉讼费、律师费、执行费等催收成本直接计入逾期信用卡账单,上海率先试点,随后推向全国。

“这一看似技术性的收费调整,实则是银行面对回收率骤降的自救。”信用卡资深人士对记者表示。

一位不良资产从业者对记者说:“起诉成本越来越高、回收却不断缩水,传统委外催收模式压力凸显。”

过去,银行处置信用卡不良主要依赖外包催收或内部团队,如今路径生变。记者注意到,自2025年5月AIC(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获批后,中信、招行相继落地,加上原有的六家国有大行,银行系AIC有望扩充至九家,注册资本总额接近1500亿元。股份行首次跻身这一市场,为信用卡不良出清打开了新的资金与股权通道。

正处于磨底期

停发联名卡、关停分中心,以及不良资产包批量转让的现象背后,信用卡行业正在经历一场从粗放扩张迈向精耕细作的战略重构。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些动作释放出信用卡业务进入“磨底期”的信号。“过去依靠增量拉动的模式已难以为继,存量竞争时代正式到来。资源正迅速向风控稳健、数字化能力强的头部银行集中,中小银行则面临‘出清’压力。”资深信用卡研究专家董峥说。

“未来的竞争焦点不再是发卡量,而是单客价值。”一位股份行信用卡中心负责人对记者表示。银行正在通过大数据模型实时监测信用风险,并将信用卡与储蓄、理财、贷款等零售业务深度串联,形成综合金融生态。与此同时,监管对睡眠卡管理、分期利率披露、消费者保护的合规要求日益严格,倒逼银行在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守住风险底线。

上述人士分析称,一方面,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正加速推进,这涵盖了服务渠道和风险管理的全面数字化与智能化升级,通过APP实现大部分信用卡服务,并借助大数据模型实时监控信用风险。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市场饱和度的提高,资源正加速向经营稳健的银行集中,这促使银行必须打造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