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井外价值中心
最近华东的天气阴晴不定,上午烈日炎炎,下午暴雨如注,甚至,上一刻和下一刻,也会天差地别,烈日和暴雨交织不清,像极了这个阶段的大宗商品,上个月还在暴涨亢奋,这个月又笼罩在下跌恐慌中,天气不定,是因为有台风,行情不定,是有比台风更大的的风:
反内卷
每一波极端的行情,总对应着极为鲜明的赢家和输家,相比在焦煤和多晶硅上为数众多的隐藏输家,泓湖基金算是这波反内卷行情中,第一个挑明做错的基金。
据财联社报道,泓湖基金进入2025年,走得并不顺,首先是基金在股市牛市中大幅跑输大盘,其次是在这波反内卷大宗商品中来回被揍,加重了亏损。

高歌猛进了3年
自2022年大宗商品、股市、地产全线下跌的3年,众多基金走下神坛,不管是医药、消费,还是金融和周期,都在整体下跌中遭遇亏损危机,然而,泓湖基金却逆风翻盘,代表性的对冲产品分别在2022年、2023年、2024年实现超10%、20%、80%的收益,可谓风头无两。
2025年遭遇亏损和赎回危机
2025年股市的风吹到的地方非常明确,银行、非银金融、港股是持上涨的板块,指大盘指数也走出了慢牛形态,但泓湖却逆势走低,不仅股市配置明显弱于大盘,商品配置更是遭遇来回双击,继2季度下跌之后,在7月再次遭遇亏损,亏损达6%以上。
在泓湖回应投资者的内容中,我们可以清楚知道,也就是七月之前的空单遭遇反内卷上涨挨了揍,高位翻多又被揍,左脸被打,又伸右脸过去又被打,来回挨了两巴掌。
大体上,我们也就清晰了这几年泓湖的投资组合。
盈亏同源
能在22年至24年逆风盈利,尤其24年盈利接近翻倍,作为债券、股票、商品全市场对冲配置基金,首先是在部分供需过剩的大宗商品上配置了空头头寸,从7月亏损倒推,基本上锁定在煤炭、钢铁和化工行业;其次,在大宗商品中,铜铝和黄金是前两年牛市品种,尤其黄金,无论是期货,还是有色黄金股票,都大量配置了多头头寸,权益也跟随这个配置,今年一季度之前持续上涨,之后高位回调;最后,去年大涨,而今年跑输大盘的板块不多,港股,尤其是港股中的中概互联网板块,应该也是泓湖基金配置的重点。
为什么要讲泓湖案例
1、泓湖配置的主线,刚好是我们在7月开始提出的反转主线,泓湖将煤炭、钢铁和化工配置为长期空头,将黄金、铜铝配置为多头,最近3年收获颇丰.而我们在7月明确提出这两个配置要反转,理由是:
高价透支需求且拥挤,黄金、铜铝高位回调
低价减产做空拥挤,焦煤和广期所迎来反弹
显然,反内卷只是加速和扩大了行情。
2、在发内卷进入疯狂阶段,且不说普通投资者,就连泓湖这样顶尖的对冲基金,也在被情绪和信息干扰,从而做错了节奏,高位翻多或追多。
我们在7月21日【反内卷,大宗商品疯狂牛市来了吗】,第一次对这波行情提出警醒,随后焦煤和多晶硅的专题文章,尤其25日两大交易所加码的政策降温视为拐点,核心逻辑是反内卷是长期的行情,但目前市场和资金抢跑太严重,导致价格形成阶段的估值泡沫,只有涨价,没有减产和去产能配套政策或需求刺激政策,见顶下跌风险很大。
而更加糟糕的操作可能是上涨初期做空,见顶下跌后翻多,而泓湖则是长期空单翻多站山顶。不少朋友说我们看空、唱空,首先,我们是反内卷行情的多头先锋,其次,我们在价格泡沫开始出现的时候第一时间警醒,最后,要客观理解市场,如此超支的上涨,必然引发剧烈的回调,交易所加码降温政策、政治局会议删除了月初的“治理无序低价竞争”中的低价二字,从客观和结果角度公正评判我们的立场。

反内卷与大宗商品的未来
此前,我们多次深入分析过反内卷与大宗商品的律动,我们将反内卷总结为四大系统工程:
1)全国统一大市场(需求调配机制的杠杆效应)
2)依法依规治理无序低价竞争(涨价反通缩)
3)提高企业产品品质(解决低端产能过剩而高端产能不足的矛盾)
4)有序淘汰落后产能(去产能和供给优化)
对应着大宗商品应该有的大循环:超跌反弹→反内卷涨价→去产能政策出台/需求政策出台→相关行业再涨。
但是,大宗商品由于热钱和量化的推波助澜,直接跳过所有环节,只有涨价一个步骤,并且短期将上游价格推高到夸张的地步,所以,过快的上涨迅速遭遇快速杀跌,形成了反内卷以来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只涨价不减产响应反内卷,大宗商品中供需过剩、产能过剩、价格低、生产亏损的行业,以焦煤、光伏硅锂材料、部分化工为代表的品种,在反内卷政策定性、工信部稳增长发布会、国能局查煤炭超产、多晶硅联合涨价和收储产能炒作等的影响下,轰轰烈烈上涨。其中:
多晶硅上涨60%左右,焦煤50%多;
第二阶段、投机过热,热钱涌入,涨价超支,成为社会焦点,最下游终端需求未扭转反弹,上游短期过快过高的涨价,造成下游成本的剧烈抬升,成为产业链中价格高估的状态,交易所持续加码降温、月末政治局会议删除“低价”二字,彻底为第一波的反内卷上涨行情宣告结束信号。
第三阶段、产业空头重新接管行情,当政策降温和政策并未给更多的反内卷涨价具体政策,多头踩踏式离场,价格快速下跌,而进入8月,我们也在之前分析中率先提出反内卷商品短期将回归产业逻辑,这个阶段是有大量套保、大量仓单交货能力的品种,以09合约为代表的近月合约将被产业空头打压,像焦煤、玻璃、纯碱等,并引发远期合约跟随性下跌。
过犹不及
如果将7月下旬反内卷行情定义为抢跑太多,则八月行情可定性为让得太多。
以焦煤为代表,玻璃、纯碱、多晶硅等反内卷期货,多数期货合约近月价格已经得到下跌释放,回归正常位置,但01合约,动辄超10%的升水价差,在去产能指标没有出台之前,过高的升水对多头本身也是一种压力。
相当于100米短跑,先让对手40米。




总结,无论是个人还是机构,在当前政策、资本、故事和情绪极致的时期,都是渺小的,但对每一次的大涨或大跌,能否理性、客观进行二次评估,可能成为远离风险的最重要一环。
当前反内卷的大宗商品行情,已经走过反弹到超涨,进入下跌回归到走势分化阶段,不仅每个品种开始分化,连品种内部的各个合约强弱也开始分化,关于分化走势,我们上周就开始提出。
现在最大的矛盾,已经从7月下旬抢跑太多转向远期合约让得太多。这个时候,只有交易型或博弈型机会,没有中长期机会,现在大涨,可能过几天又杀跌回来,风险极大,即便看好反内卷的二次上涨机会,也应该用合理的价格去配置多头,让得太多,其实是虐待自己。
我们近期的研究发现,这轮反内卷的第一波机会在大宗商品,第二波确定性机会可能在股市,拥有低成本矿产资源或加工优势的的上市公司,将享受这轮反内卷政策改革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