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 崔文静 实习生 张长荣
金融科技浪潮席卷全球的2025年,一场静默的革命正悄然重塑国际支付秩序。
8月1日,《稳定币条例》正式生效,首批牌照发放进入倒计时。这一变革不仅关乎香港能否巩固其全球虚拟资产中心的地位,更牵动着人民币国际化与“去美元化”的战略棋局。
证券计算机行业首席分析师应瑛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表示,香港稳定币与数字人民币并非竞争关系,而是通过 “货币桥 + 链上支付” 协同构建 “去美元化” 支付网络;RWA 代币化不止是资产融资,更将重塑全球资产定价规则;随着香港稳定币牌照发放,券商 IT 改造、虚拟资产交易等领域将迎来确定性机会。
从金融新秩序重构到机构业务转型,再到普通投资者的配置策略,这场由稳定币掀起的变革,正悄然改写全球金融的游戏规则。

稳定币 + 数字人民币,能否重塑新秩序?
21世纪:内地推数字人民币、香港放稳定币试点,数字人民币会借香港加速出海吗?
应瑛:两者是互补的。香港稳定币和数字人民币货币桥,都能绕开传统的 “银行 + SWIFT”跨境支付体系。数字人民币主要靠货币桥推进国际化,而稳定币更偏向链上场景,两者一起发力,效果会更强。
21世纪:香港目前在推代币化政府债券、充电桩收益权上链等,这类 RWA 的定位和稳定币有何不同?技术上卡在哪?
应瑛:稳定币与RWA定位不同。稳定币的定位是链上法币,RWA定位是链上资产,所以这类非金融资产代币化本质是做资产融资和交易,美国亦在推行。
技术瓶颈主要体现在如何将链上资产的价值,真实反应映射到链上。
21世纪:你说的 “H股模式2.0”(内地资产、香港链上定价),得闯过外汇管制、会计准则等哪些关卡?时间表如何预判?
应瑛:需要先解决三个问题:合理的外汇管制设计、财务税务合规、反洗钱审查。8 月 1 日香港《稳定币条例》生效后,牌照会慢慢发,RWA 也会逐步落地。初期主要是融资,后面才会侧重交易,一步一步来。
券商 IT 改造潮来临?稳定币牌照藏玄机
21世纪:香港稳定币牌照门槛较高(2500万港元资本+全托管),是否在引导市场向持牌券商、银行集中?
应瑛:我们理解《条例》要求并非向持牌券商、银行集中。科技巨头在满足上述条件的基础上,由于具备丰富的稳定币应用场景,优势同样十分显著。
稳定币使用场景或将成为全球稳定币竞争的关键点,所以引入科技巨头,有助于保持香港稳定币产业的全球竞争力。
21世纪:你提到“券商IT改造潮要来了”,国君国际已经动手。核心要改什么?这些服务商能吃到肉吗?
应瑛:以恒云科技中标国君国际项目为例,前期主要打造虚拟资产交易系统,主要实现下单、结算等功能。后续将围绕虚拟资产交易系统,衍生出针对虚拟资产的风控、反洗钱、引流、促销等其他系统改造需求。
恒生电子、顶天软件等IT服务商有望迎来确定性增量,客户基础成为证券IT服务商竞争关键点,谁的客户多,谁就能跑得更快。
21世纪:香港稳定币牌照要求2500万港元实缴资本+100%高流动性资产储备,中资券商如何平衡“高合规成本”与“盈利模式可持续性”?
应瑛:券商在香港稳定币产业链中受益环节为分发环节,即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而非发牌环节。
随着全球稳定币发牌环节竞争加剧,分发以及应用环节或将具备更高话语权以及更大的盈利空间。稳定币发展将加快推动虚拟资产产业加速发展,有望助推券商开启虚拟资产交易服务全新增量空间。
21世纪:代币化债券、充电桩收益权上链,会抢传统债券、REITs 的生意吗?谁能拿下这块投行肥肉?
应瑛:随着代币化逐步推广,或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传统债券、REITs的投资者。
传统金融机构、加密资产机构、金融科技巨头都有望在抢占代币化投行发展机遇。
未来,在拿到相应牌照的基础上,“用户+技术+场景”将成为上述机构竞争代币化投行业务的关键。
稳定币交易量激增,泡沫炒作还是真实趋势?
21世纪:2024 年稳定币交易量超 Visa+Mastercard,香港活跃钱包增 53%。这是炒出来的,还是真趋势?跨境支付和 RWA,哪个更有戏?
应瑛:稳定币在跨境支付的应用是结构性趋势,主要系合规监管逐步完善、技术基础成熟以及市场需求持续爆发等多重因素驱动叠加。
跨境支付是稳定币的核心应用场景;稳定币是RWA交易的基础。可以理解,跨境支付是基于现实世界的应用场景,而RWA是全新的增量场景,RWA范畴更大、落地节奏或将更慢。
21世纪:美国法案强制稳定币锚定美债,可能形成“美元→稳定币→美债”闭环。这是否会挤压新兴市场美元融资空间?港股高息债能否通过代币化争夺国际资本?
应瑛:美国稳定币可以锚定美元、美债、活期存款等低风险流动性资产。当美国稳定币足够强势或者规模较大时,将一定程度挤压新兴市场美元融资空间。
在美国稳定币锚定美元、美债的大趋势下,港股高息债通过代币化可以争夺一定的风险偏好更高的国际资本。
21世纪:港股流动性长期有待提升,但链上稳定币交易量2024年达27.6万亿美元(超Visa+Mastercard)。代币化权益资产(如股票、基金份额)能否依托稳定币提升流动性折价?
答:考虑代币化交易呈现出全球化、碎片化、7*24小时等特点,以及随着代币化产业逐步发展壮大,我们认为代币化权益资产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流动性折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