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上半年保险业运行情况。数据显示,今年前6个月,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合计达3.74万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超5%。
作为市场上的主要险种之一,健康险上半年的增速却低于行业。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商业健康险累计总保费收入6223亿元,同比增长2.3%。自2019年起,健康险保费增速开始呈现放缓趋势。(每日经济新闻)
自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建立以来,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将迎来首次调降。多家保险公司表示,普通型、分红型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最高值将分别调降至2.0%、1.75%,万能型保险产品最低保证利率最高值将调降至1.0%,超出上述预定利率最高值的保险产品将于8月31日前停售。
多家保险公司正在进行产品切换。预定利率下调后,分红型保险产品将成为人身险公司的销售重点。(中国证券报)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中国农再变更股权的批复,同意中央汇金受让财政部持有的该公司90亿股股份。受让后,中央汇金合计持有中国农再90亿股股份,持股比例为55.90%,成为该公司控股股东。中央汇金控股中国农再后,其持牌保险机构将增至5家,其余4家分别为中国信保、中国再保、、中汇人寿。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中央汇金接盘中国农再后,其管理逻辑将发生本质转变。财政部此前以政策性目标为主导,而中央汇金作为市场化金融机构管理者,将更注重风险定价、资本效率和国际化运作。同时,会强化市场化经营能力,提升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时代周报)
2025年了,竟然还有人买到“假车险”?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很多车险消费者都遇到过的“大坑”。此类高仿车险名为“交通安全统筹”,其合同主体多为汽车服务公司,通过仿冒保险公司话术、伪造保单、低价诱导等方式收割车主。
不过,随着交通运输部、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等五部门出台的新规加速落地,这一乱象有望得到根本性的遏制。根据慧保天下的统计,新规发布7个月以来,名称中带有“车辆统筹”“安全统筹”“车辆安全统筹”等字眼的企业数量已经从2024年末的2600多家缩减至当前的800多家,可谓成效显著。(慧保天下)
保险中介机构清退潮仍在继续。7月29日,吉林市金融监管局发布消息称,2025年以来,该局持续优化保险中介市场,扎实推进清虚提质工作。截至6月末,吉林全省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已注销62家。其中,省级分支机构4家,其他分支机构58家,机构总数量较年初下降11.7%。
放眼全国,自2019年以来,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数量已连续6年下滑。在业内人士看来,曾经粗放的经营模式已经难以为继,监管趋严叠加马太效应加剧,保险中介机构若不能精耕细作、走专业化道路,恐难有立足之地。(国际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