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姓名配对www.jixiangqiming.vip:在线测算易经八卦运势www.jixiangqiming.vip-言短意长|《亮剑》为何成为我复看次数最多的电视剧

adminddos 2025-07-18 10:41:59 3
姓名配对www.jixiangqiming.vip:在线测算易经八卦运势www.jixiangqiming.vip-言短意长|《亮剑》为何成为我复看次数最多的电视剧摘要: ...

时值抗战胜利80周年,今年7月至9月,《亮剑》《悬崖》《闯关东》等一批经典作品将在“重温经典”频道播出。消息一出即登微博热搜,网友留言又掀起了一波回忆。

《亮剑》是我这些年来复看次数最多的电视剧,没有之一。每一次当我沮丧的时候、低迷的时候,就会看一遍电视剧或者听一遍有声小说,汲取再出发的动力。

电视剧《亮剑》海报

电视剧《亮剑》的故事讲到1955年授衔时止,小说《亮剑》的叙事则延长了不少,写到了李云龙之死,一直写到了改革开放之后。我更喜欢看授衔之后的那些故事,也会产生更多唏嘘。如果你真的喜欢《亮剑》,我会建议你去看一遍小说,尤其是后半部分。

我从《亮剑》中汲取了哪些精神元素?为何对这部主旋律作品念念不忘?我想不外乎以下这几个因素。

第一,家国情怀浸润其间。

在近年来播出的国产电视剧,我最喜欢三部:《亮剑》《闯关东》和《大宅门》。

仔细想想,这三部电视剧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家国情怀浸润其间。

《亮剑》自不必说,整个故事主线就是抗日,争取的就是民族独立。

《闯关东》其实也是:开头便是家在旅顺的夏掌柜全家都死在日本人屠杀之下,只剩下女儿玉书一根独苗。这就给整部电视剧定下了基调:一部山东人闯关东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抗击日本人强占关东的历史。其后,朱开山三子传杰与日本人争夺山河煤矿的开采权、二子传武英勇抗击日本人直至战死。

《闯关东》的最后,老英雄朱开山驾着马车带着全家人离开了哈尔滨。此时,三儿媳妇玉书刚刚产子。这个孩子便预示着新的希望。

因为近代以来的屈辱历史,中国人的思想底色里面总有一种悲情感。这种悲情感在上个世纪前半叶主要表现为抗日情绪。抗战胜利至今刚好80周年,这种浓烈的家国情怀依然充盈。

《大宅门》里的白景琦不管如何“浑不吝”,在民族大义上绝对的立场坚定,坚决同日本侵略者作斗争,就算不惜身死也绝不交出百草厅的秘方。

白景琦有一句荡气回肠的话在我看完该剧后好多年依然清晰可感:“我死以后,本族老少,如有与日本鬼子通同一气者,人人可骂之;我死以后,如有与日本鬼子通同一气者,人人可诛之;我死以后,如有与日本鬼子通同一气者,就照着我这口刀说话。”

就连一生抽大烟逛窑子的白家三爷最后也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书写了“宁死不当亡国奴”的豪迈。白家三爷一生都在与二奶奶上演豪门争产的把戏,但终于在最后重新定义了“豪门”。

豪门不仅仅是争权夺利,更有民族大义。这可能才是《大宅门》的微言大义。

经过这些优秀电视剧的精心塑造,这些铁骨铮铮的真汉子形象一个个跃然荧屏之上,成为不朽的影视经典人物,也令我们这些观剧者将自身置入剧中,同喜同悲。

普通人看电视剧,不需要在意太多的表演技巧,最沉浸的观剧体验就是代入感,仿佛自己就是剧中人。迷到深处,已然分不清剧里、剧外了。

第二,不惧失败从头再来。

《亮剑》之所以成为经典,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惧失败。

它没有像抗日神剧一样,将抗日战士塑造成刀枪不入的“金身”。相反,它展示了在特定时期敌人的强大以及抗战的艰难。有乐观主义,但是是在困难中的乐观主义。

日伪扫荡期,独立团被扫荡到四处漂零。打摆子的李云龙身边只剩下了警卫员“和尚”,如果不是战友及时赶到,可能就要当场命丧废弃的村庄了。

面对日本特种部队的袭击,独立团伤亡惨重,甚至连李云龙的新婚妻子秀芹都能被敌人掳去,最终牺牲。展示抗战的残酷性并不是示弱,而是更接近历史的真实。

但是《亮剑》不是一曲失败主义的悲歌,从失败中重新站起,才是真英雄。这才是我从该剧中汲取的力量:人生就是一场百折不挠的行旅,失败了没什么,爬起来再战,只要精神在,一步一个脚印,总有成功的一天。

“李云龙”是一个群像,集纳了那一批八路军指战员的集体性格。他勇于亮剑,也从不“做亏本的生意”。隐蔽精干、保存实力、步步为营、寻机出击,是李云龙战法的特色。

近年来有不少历史爱好者都在探讨国民党为什么会在大陆失败的问题。要探讨这个问题,答案就不能只在解放战争里面找,要上溯到抗战时期,可能更要上溯到土地革命时期。这一点,《亮剑》已经借国民党内的优秀代表楚云飞之口表达了出来。楚云飞通过对李云龙独立团的近身观察,已经确认抗战之后这支队伍将是国民党军队难以战胜的一支武装力量。

第三,独立思考勇于反思。

电视剧《亮剑》的特色是“武戏”,那些战斗的场面激动人心,容易被忽略的其实是“文戏”。

电视剧《亮剑》值得一看的文戏有两段:一是李云龙战友丁伟与其岳父田墨轩老人的对谈,二是丁伟在军事学院毕业时的论文答辩。

李云龙战友丁伟与其岳父田墨轩老人在田宅一番深谈之后惺惺相惜,并视为知己。两人所谈内容为后来的历史一一应验。当时的李云龙还嫌岳父文人气太重,无法理解,继而抱怨丁伟:“你怎么和我老丈人搞到一块去了。”

理解发生在《亮剑》小说里。到后来,李云龙终于理解了作为文人的岳父认识之深刻,也为丁伟在毕业论文中提出的“北方某国假想敌”之远见深深折服。

妻子田雨与李云龙出身、成长经历迥异,在婚姻的最初阶段发生了很多次的冲突,甚至抵达离婚的边缘。最了解李云龙的人可能只有他的生死战友赵刚了。

田雨剧照

赵刚借着妻子冯楠之口告诉田雨:“他和老李相交多年,相知甚深,他有缺点,性格粗鲁,没有文化,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但他正直,古道热肠,在邪恶面前,他永远是个有勇气的英雄,一旦觉醒,他的勇气会胜于常人,老赵自愧不如。他说他和李云龙性格相去甚远,只有一点相同,那就是悲剧性格。赵刚最后请我转告你,他愿用人格担保,李云龙也许是个有缺点的丈夫,但他是个响当当的男子汉,是个具有英雄气质的男人,这点他赵刚绝不会走眼,希望你能给予宽容和谅解。”

小说《亮剑》的后半部分呼应了赵刚的洞见:李云龙觉醒了,田雨也坚定地与丈夫李云龙站在了一起。

第四,铁汉柔情兄弟情深。

八路军总部,各位老总借着聊天把李云龙带兵的特色表达了出来:不管什么拉垮的部队,只要跟着李云龙一段时间之后,战斗力就变得嗷嗷叫了。

原因无他:生死与共。当一营长张大彪身陷重围时,本已冲出敌人封锁线的李云龙又率队折回救援了。李云龙其实就是要用这一次次的救援向战士们传达出一个明确的信号:大家是生死兄弟,在战场上要互帮互助。

战争不是个人单打独斗,讲究的是协同配合。人们说经历过战争的战友情是最珍贵的,因为那真的是生死一线间,甚至一个人活下来是以另一个人付出生命的代价获得的。

这一点从李云龙对待警卫员“和尚”惨死一事上展现得最为淋漓尽致。黑云寨二当家埋伏了办事归来的“和尚”并杀死了他。当时这帮土匪已经和其老战友孔捷达成了归附的意向,孔捷正准备给这支队伍派政委。李云龙哪管这些,炮轰黑云寨、砍杀二当家,即使又背上了一次处分也在所不辞。

当身处职场的当代人看到这一段时,怎能不心有戚戚呢?谁不想有一个李云龙这样的上司呢?谁不想有一个敢担当、敢扛事的上司呢?

电视剧《亮剑》讲的是历史,看的人又怎能不联系自身、观照现实呢?

看的是电视剧,想到的却是每个人自己的人生。

(作者陈良飞系澎湃新闻政治新闻部总监、港澳台新闻部总监,高级记者)

设计:王璐瑶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