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青年整理收纳师捧上“兴趣饭碗” 政策需筑牢新职业群体权益防护网

adminddos 2025-07-29 07:55:40 3
青年整理收纳师捧上“兴趣饭碗” 政策需筑牢新职业群体权益防护网摘要: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新职业满足了年轻人对多样化行业的兴趣需求。

  编者按:新职业的蓬勃涌现,不仅精准回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多元向往,更为广大劳动者开辟了广阔的就业新蓝海。证券时报即日起推出“新职业图鉴”栏目,围绕新职业如何拓宽青年就业路径,挖掘新职业兴起背后的社会价值与青年成长故事,呈现新职业的“技能图谱”与“生存实录”。

  证券时报记者 郭博昊

  夏日清晨7点,空气中还带着一丝清凉,整理收纳师安然已开始忙碌的一天——在有限的空间里熟练地处理人、物与空间的关系,这份自由职业让她告别了青年旅社店长的“枯燥”工作。在就业压力仍存的今天,类似的新职业正成为青年人就业的新蓝海。记者跟拍发现,像安然这样的转行者不只追逐热爱,更在微光中照亮稳就业的新路径。

  兴趣饭碗:从青旅店长

  到整理收纳师的跨界突围

  见到安然是在北京甘家口地铁站,距离与客户约定的上门时间还有半小时。跟随安然的步伐,七弯八拐后,我们提前到达客户家。戴好手套、口罩,穿好一次性鞋套,安然按响了客户家的门铃,一场全屋收纳整理“作战”即将拉开帷幕。

  进门后,按照与客户沟通好的收纳方案,安然瞬间进入工作状态:铺上防尘袋,将数十件衣物按照材质、款式、季节、颜色进行折叠和分类,再用收纳盒装上其他衣物并贴上标签,再整理书籍、药品、生活用品……忙活了8个小时,经过安然的手,房间焕然一新、物品格局井然有序。

  在转行做整理收纳师前,安然曾是一位青旅店长,每天重复着服务旅客住宿的工作。对于追求自由的她,希望趁着年轻追寻职业生涯的更大可能。

  “去年,有人给我推荐了整理收纳师这个职业,简单尝试后发现自己对收纳很感兴趣。这种处理好人、物与空间的关系的工作让我很有成就感。”安然告诉记者,这次转行并非一时冲动,也不是无路可退的选择,而是出于自身的热爱和对于行业发展潜力的判断。

  安然的选择折射新职业的崛起,而新职业也不只是个体选择,它正成为青年就业的新蓝海,吸引着越来越多青年跨界尝试。2021年,人社部发布公示,在“家政服务员”职业下增设“整理收纳师”工种,行业发展越来越规范,加入这一行业的人群也越来越多。《2023—2024中国整理行业白皮书》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接受过职业整理收纳师培训的总人数超过7.3万,较上年增长97.29%。

  智联招聘执行副总裁李强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职业满足了年轻人对多样化行业的兴趣需求,帮助改善青年在传统产业中“兴趣与岗位错配”的问题。灵活就业模式的兴起也为青年提供了更高的自主性,智联数据显示“新型灵活就业求职者中25岁以下人数占比近50%”,高于传统就业模式,这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青年对工作一成不变、缺少创新发展空间的焦虑。

  跃入蓝海:新职业

  转型阵痛与蜕变并存

  数字经济与产业升级催生的众多前沿岗位,正成为青年就业市场最活跃的增长极,为他们提供了跳脱传统、拥抱未来的新选择。然而,这片充满机遇的“蓝海”同时也是挑战遍布的深水区——技能门槛、职业认同与发展不确定性等难题,时刻考验着青年转型者的适应力与韧性。

  以整理收纳师为例,虽然入行门槛不高,也无关学历,但绝不意味着工作难度低。对于安然而言,第一次到客户家服务的场景仍历历在目。“这活儿是把‘健身房+脑力赛+客服中心’打包成一份工作。”安然说,一边是连续几小时深蹲、弯腰、抬重物;另一边还要牢记客户“袜子必须卷三圈”的细致要求。

  不同于传统岗位的按部就班,整理收纳师的业务需要自己去谈,这给转行前期的安然提出了不小挑战。虽然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下社交工具日益丰富,拉近了像安然这样的新就业群体与客户的距离。但如何利用好平台,将“询问”转化为“订单”,还需要“安然们”全方位提升自身能力。“做好这份工作,不仅需要懂空间规划,能与人沟通,还要会营销自己。最近,为了在社交平台上向潜在顾客展示收纳技巧,我甚至学会了剪辑视频。”安然说。

  对于希望从事整理收纳师行业的年轻人来说,不要被网络上“轻松月入数万元”的传言鼓动。安然说,这种高收入并非没有,但难度极大,不仅需要线下服务收入,还需要团队接单、培训分成、自媒体运营等收入。对于普通人来说,月入过万元是有机会的。安然还提醒,想要转行的人,要先想清自己想要什么,初期收入可能下滑,工作模式也可能不稳定,最好能有一定积蓄帮助度过转行阵痛期。

  然而,阵痛并非全貌。那些曾被质疑“不务正业”的新岗位,正用实打实的成绩为自己正名。“我身边的很多人对于新职业提供的新服务很感兴趣,大多数人也愿意为新服务买单。这次体验收纳服务感受很好,未来还会继续尝鲜。”这次购买安然收纳服务的策展人张健告诉记者。

  从数据来看,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2025年初发布的《2024中国蓝领就业调研报告》显示,2024年蓝领平均月收入达6150元,较2023年的6043元增长1.77%。过去十年,蓝领月均收入年均增速为7.2%,约为白领增速(2.8%)的2.6倍。

  制度托底:

  织密权益保障防护网

  当传统雇佣关系被灵活协作取代,青年们正以热爱为锚、以专业为帆,在不确定的浪潮里重新定义“工作”与“价值”的坐标,也让跨界不再被视为逃离,而是一场主动拥抱未来的奔赴。

  自2019年以来,人社部已陆续发布7批110个新职业,装修管家、跨境电商运营管理师等新职业已吸引诸多劳动者加入。这些新职业新工种拓宽了职业赛道,正是新就业形态蓬勃发展的生动注脚。

  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院长钟秀平指出,新职业成为就业“蓄水池”,扩大就业规模与多样性,对就业市场进行重塑,如生活服务体验员带动300万人就业,文创设计师等职业吸引众多90后创业者,年轻人找工作、闯事业的路是越走越宽了。

  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副司长王晓君表示,新职业发布后,人社部还将会同相关部门制定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加强新职业培训和评价工作,引导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对接、与社会发展同步。

  而当新职业日益成为吸纳就业的关键渠道时,同步筑牢新就业群体社会保障权益“防护网”尤为重要。安然直言,转行阵痛期内,由于收入不稳定,社会保险一度处于断缴状态。

  “新职业人”不少是个体从业者,为加强该群体社会保障,有观点认为,可降低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缴费基数下限,允许按收入比例缴费。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养老保障研究室副研究员杨洋告诉记者,完善缴费基数下限政策不仅适用于个体从业者,也适用于所有参保人及用人单位,相关政策完善调整牵涉面广,需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铭表示,流动人口社保参保意愿普遍偏低,其症结不仅在于制度本身,而且牵涉“外来人口市民化”与“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两大深层矛盾。“必须实质性推进外来人口市民化进程,只有将其纳入常住地公共服务与福利体系,使其身份与权益由‘流动’转为‘定居’,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其对制度的可预期性与信任度。”陆铭告诉记者。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