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姓名配对www.jixiangqiming.vip::在线测算紫微斗数www.jixiangqiming.vip:-中化国际拟收购南通星辰100%股权 高端化工新材料布局再升级

adminddos 2025-07-28 22:40:45 3
姓名配对www.jixiangqiming.vip::在线测算紫微斗数www.jixiangqiming.vip:-中化国际拟收购南通星辰100%股权 高端化工新材料布局再升级摘要: ...

  7月28日晚间,化工新材料央企(600500.SH)发布重组预案,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方式购买中国蓝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星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南通星辰合成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通星辰”或“标的公司”)100%股权。公司股票将于7月29日复牌。

  据披露,蓝星集团与上市公司均为中国中化控制的企业,本次交易预计构成关联交易,但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截至预案签署日,本次交易的相关审计、评估、尽职调查工作尚未完成,标的资产的评估值及交易作价均尚未确定。

  谈及本次收购,中化国际方面表示,本次交易有助于进一步强化公司作为中国中化旗下材料科学核心平台的战略地位和核心功能,通过现有业务和标的公司核心产能与技术的深度整合协同,实现覆盖原料端、产品端和应用端的“强链延链补链”,提升公司新材料业务规模与产业核心竞争力,在加速打造“创新型化工新材料领先企业”的同时,助力推动我国化工新材料行业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

  公开资料显示,标的公司南通星辰的核心业务为环氧树脂和工程塑料,在江苏南通和山西芮城拥有两座生产基地,深度布局从原料到高端材料及下游应用的全产业链。公司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主营产品包括双酚A、环氧树脂、聚苯醚(PPE)、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及系列改性工程塑料。

  从行业地位来看,目前,标的公司环氧树脂国内市场份额领先,PPE产品于2022年被列入工信部“第七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名录”。PPE作为五大工程塑料之一,是中国进口依存度最高的一类工程塑料。南通星辰掌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PPE核心技术,并同时掌握溶液法和沉淀法两种生产工艺,产能位居国内第一、全球第二。此外,标的公司的改性PBT、改性PPE等改性工程塑料产品亦稳居国内前列。

  产品应用方面,标的公司的环氧树脂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涂料、电子电工、风力发电等下游领域;PPE产品近年来则深度切入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光伏发电、电子电气、新一代通信技术等高景气新兴赛道,成为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之一。

  作为化工新材料央企上市公司,中化国际近年来持续聚焦以化工新材料为核心的精细化工主业,以产业链思维和一体化产业布局进行战略转型,打造了环氧树脂、聚合物添加剂、工程塑料、芳纶等一批具有自主先进技术和核心竞争力的特色新材料产业集群。公司诸多化工中间体、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工产品在国内乃至全球地位领先,为向下游高附加值领域纵深发展奠定了坚实根基。

  本次交易完成后,中化国际将持有南通星辰100%股权,有望进一步增强环氧树脂产业链的市场竞争力,并充分发挥工程塑料产业链的协同效应,通过技术互补与产能整合,显著提升高附加值、高成长性的新材料营收占比与市场竞争力。

  具体而言,一方面,南通星辰的双酚A及环氧树脂业务与中化国际的环氧树脂产业链在产能、牌号及客户应用等方面互为补充,可增强上市公司环氧树脂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进一步强化产业链规模优势和议价能力,推动技术研发及新产品开发能力提升。

  另一方面,标的公司在PPE、PBT等工程塑料领域具备较强的技术和产品竞争优势,产业链覆盖核心中间体到下游改性工程塑料。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可快速扩充在高性能、高附加值的工程塑料领域的产品布局,新增产品可与上市公司现有ABS、PA产品线协同打造具备更强竞争力的差异化产品组合,实现客户材料需求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并且,双方在双酚A、环氧氯丙烷(ECH)等核心原料上的运营协同,可增强“苯酚丙酮—双酚A—环氧树脂”“ECH—环氧树脂”等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优势。双方可通过集中采购、内部直供等方式,在稳定满足原料需求、提高生产装置运营效率的基础之上,进一步降低采购、生产和物流成本,并提升供应链响应速度。

  在市场营销端,标的公司地处长三角核心区域,该区域集中了国内超60%的环氧树脂下游客户,包括新能源汽车、电子通信、高端制造等领域头部企业。整合后,中化国际可实现更加贴近市场的业务布局,近距离响应客户需求。而南通星辰的产品则有望通过中化国际海外营销平台,扩大出口份额,增强盈利能力。

  当前,从行业周期来看,我国化工行业正处于低位运行与转型升级并行的关键阶段。受需求疲软、产能扩张及成本高企等多重因素影响,当前化工行业企业经营普遍承压。然而,随着新一代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等领域需求增长,高附加值、高成长性的新材料市场潜力巨大。

  政策层面,国家对化工新材料产业的支持政策持续加码。工信部印发的《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年—2026年)》明确提出要“突破电子级环氧树脂、高端聚苯醚等关键材料国产化瓶颈”,并对产业链协同项目给予研发补贴与市场推广支持。

  中化国际在当前阶段通过加强重组整合和发挥协同效应,不仅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和市场供给,也可凭借规模和技术优势,在盈利能力上打开新的空间。

  根据规划,交易完成后,中化国际有望依托自身和南通星辰的技术和资源积累,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与新产品开发能力,加速关键化工新材料国产化进程。特别是在电子化学品领域的科技突破尤为值得期待,这将帮助公司有效开拓高端增量应用空间,进一步加深业务护城河。

  对于本次并购,化工业内及资本市场普遍予以看好。上海本地化工资深业内人士表示,该次并购有利于中化国际往下游高附加值新材料领域拓展。“目前行业亏损以偏上游端的业务为主,标的公司主要原材料来自外购,即使环氧树脂面临景气周期底部以及市场竞争压力,也未出现亏损。环氧树脂下游为风电、胶粘剂、电子电工产品、涂料等应用领域,竞争程度相对有限,并受益于进口替代进程。市场和需求增长空间也很快。”他说。

  一位机构化工行业研究员分析称,中化国际2024年化工新材料业务营收为207.90亿元,占总营收39.45%。标的公司去年营收约45亿元,并购完成后上市公司化工新材料营收占比将接近50%,成为绝对主导业务,有助于公司加速发展核心主业。

  该研究员还指出,标的公司技术和产品竞争优势突出,尤其在国内市场,且需求端强劲增长。环氧树脂处于业绩周期低谷、复苏起点;工程塑料处于需求上行阶段;与上市公司现有产品线可以形成强协同等均是投资亮点。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