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证券保荐人跳槽签字东家,他们改变不了上市公司

adminddos 3 0

  来源:尺度商业

  投行的保荐人一直都是IPO的看门人,如果有一天看门人到了被保荐的上市公司去上班了,会不会给上市公司带去真正的改变呢?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保荐人跳槽到新东家,至少在他们看来,IPO的时候没有造假。目前看,保荐人去上市公司,看不出啥贡献。

  有5位保荐人去了他们签字IPO的上市公司。其中,有两位在国信证券投行部担任执行总经理,有两位业务董事,有一位业务总监。去上市公司有4位担任副总,其中两位董秘,两位财务负责人,只有一位业务董事去担任了财务总监,没有挂副总职衔。其中工资最高的165万,最低的22万多。不知道跟他们在国信证券薪水相比,跳槽是否值得?

  跳槽到的金晶磊公开显示是工资最高的,165万的年薪,在国信证券投行部期间任职执行总经理,不知道是不是MD制度的职衔,还是真正的管理职务,反正到上市公司是副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捷佳伟创在光伏领域算是头部企业,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8.65%至59.85%。净利润增速已较上年同期的63.15%明显放缓。

  相比来说,捷佳伟创半年报的数据好很多了,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仅增22.42%。有意思的是,公司2024年财报披露了17家坏账金额在300万以上的客户,其中有一个客户2个多亿的设备款,每月只能付100万,分成200个月来付款。将近17年啊,这差不多是四个光伏周期,都快赶上光伏行业的历史了。公司现在催收很难啊。

  金晶磊跳槽无论是职位,还是薪酬,跟他的同事王跃先相比,简直就是冰火两重天。王跃先在国信证券职衔是业务董事,估计以拉业务为主,到了上市公司,唯一一位没有挂副总职衔的财务总监,且是目前公开信息里面年薪最低的,只有22.87万。这个薪水在狄耐克已经算是很高了,毕竟现在房地产行业不景气,上市公司亏损一千多万,董事长才54.52万。

  在国信证券同样是执行总经理,谭杰伦去了,职衔也是副总,兼董秘,年薪64.5万。泰嘉股份半年报出现营收和利润双降,尤其是归母净利润降幅超过25%,主要是电源业务挑战大,该业务营收同比下降22%以上。而公司应收款项变动幅度为35.29%,据说是锯切业务信用销售年结周转额。公司现在销售策略激进,压货太多,回款周期拉长拖累现金流。

  在国信证券主要拉订单业务总监李龙侠,去挂了副总职衔,出任董秘,年薪55万。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61.8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4.37%。可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4.38亿元,2024年同期为-1.19亿元,意味着现金流状况在恶化。而净利率同比下降了2.89个百分点,已连续3年同期下滑,意味着公司的盈利能力承压。

  在国信证券职衔为业务董事的于松松,去的职衔为副总经理,任财务总监,没有披露薪酬,公司近况值得关注,一季度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112天。从长期趋势看,2020年至2025年一季度,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73天逐步增长至112天,年均增幅约10%左右。主要受行业周期性影响。‌

  润贝航科的股东、高管们最近减持套现的有点多。董事、负责销售的副总经理徐烁华计划在3个月内以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公司股份数量合计不超过约36万股,不要以为才几十万股是个小数目啊,因为公司总股本不大,这个减持比例差不多占公司股份总数的0.3%。公司股东史小林、田野、黄培财、张煜林同样计划减持不超过约15万股,公司股份总数的0.13%。

  润贝航科的解释是,当初公司的持股平台解散了,股份都落实到个人了,且这部分股份到期了。在合适的价位套现本无可厚非,人人都需要改善生活嘛。可是减持的都是公司的骨干,尤其是像销售副总这样关乎公司业绩的。从2024年看,公司的高管变动有点频繁,现在又开始集体减持,公司的内部治理值得关注。

  国信证券保荐人跳槽成了一个观察窗口,从目前5位保荐人的现状看,可谓是冰火两重天,跳槽到光伏、高科技这样的企业,无论是行业周期怎么变,他们还能拿到一份像样的薪水,如果是跳槽到房地产等行业,薪水可能比投行还要低。无论是哪个行业,从目前的状况看,他们对上市公司的质量没有实质性的改变,投行的所谓专业价值没有体现出来。面对投行人跳槽到IPO签字上市公司,也许,老百姓会说,他们那都是隔着门缝吹喇叭,名声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