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董事长、三位副总相继离职!“弱冠”华农财险何时能圆百亿保费梦?

adminddos 4 0

  来源:险企高参

  <文|空流霜   编|顾柠>

  正值“弱冠”的华农财险,正在面临种种机遇与挑战。

  成立于2006年初的华农财险,即将迎来开业二十周年。

  然而,正值“弱冠”的华农财险,正在面临种种机遇与挑战。就近看,该司高管团队半年内近乎成员数量“腰斩”,年内三位副总经理相继离职,董事长自2月辞任后已悬空五个月。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多位离职高管如董事长苏如春、副总经理李顺臣均与大股东华邦控股的背景。

  此前,华农财险曾喊出“百亿保费”的豪言,如今,在2025年仅完成不足五分之一,而就在2024年该司保费甚至同比缩水了7.24%。华农财险的困境本质与资本补充难以实现不无关系……

  高层人事动荡

  董事长及三位副总经理年内相继离职

  偿付能力报告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末,该司领导层由董事长、临时合规负责人苏如春,总经理薛康文,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李顺臣,副总经理凡先光,副总经理彭彬,总精算师、首席风险官王钧,财务负责人夏添,审计责任人陈建国8人组成。

  到了今年8月,该司官网显示领导层由总经理、合规负责人薛康文,总精算师、首席风险官王钧,财务负责人夏添,审计责任人陈建国,总经理助理方舒5人构成。

  换言之,年内该司董事长、三位副总经理相继离职,且新聘任一位总助。

  具体来看,2025年第三季度副总经理彭彬履历从华农财险官网消失,有媒体称其已离任。彭彬担任该司副总经理亦仅有一年时间,履历显示,彭彬2023年3月出任总经理助理,2024年6月出任副总经理。此前任永安财险产品与精算部总经理助理和副总经理、众安在线车险事业部运营高级总监等职。

  彭彬离职的同时,华农财险新晋一名“80后”总经理助理方舒。方舒本科毕业于西安财经学院统计学专业,研究生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金融财务)专业。曾任合众财险业务管理部总经理、久隆财险区域总监、众安在线运营高级总监、华农财险市场总监、河南分公司总经理等职务。

  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李顺臣则于今年6月30日离职,李顺臣此前亦在华农财险股东公司华邦控股集团任职,曾任华邦控股集团副总裁、华邦幸福家园集团总裁、华邦城市更新建设总裁、华邦建投集团广东分公司总经理等职务。

  今年3月21日,副总经理凡先光离职,其担任副总经理职务不满一年。履历显示,凡先光于2021年1月起任总经理助理,2024年6月出任副总经理。此前任华安财险深圳分公司人身险部经理助理,阳光财险意外险与健康险部核保处副处长、核保处处长、总经理助理、部门负责人等职务。

  同月,3月31日,董事长苏如春因个人原因辞去相关职务,此前,苏如春已将合规负责人职务交给了总经理薛康文负责。从苏如春2015年9月担任董事长算起,直至此番离任,任期将近10年。据偿付能力报告显示,苏如春还是华农财险大股东华邦控股集团的董事长,广州市工商联副主席、甘肃省广东商会会长、董事、广东南粤银行董事、第五届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理事等职。

  人事震荡的同时,华农财险的百亿保费目标尚壮志未酬……

  百亿保费目标相差甚远

  屡次增资计划落空

  “我们计划到2025年,保费突破百亿元,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孵化出数个行业第一的核心产品或能力品牌,通过十年沉淀,形成一个综合能力位居前列的保险公司标杆。”总经理薛康文曾在2023年初接受媒体采访时描绘了宏伟蓝图。

  然而,现实与愿景相去甚远。偿付能力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华农财险保险业务收入为18.25亿元,同比下降14.24%。

  回顾过往,因基数较小,华农财险的保险业务收入几乎每年都能达到两位数增长。自2016年至2024年,华农财险保险业务收入呈现持续增长趋势。2016年保险业务收入为9.73亿元,次年同比增长43.86%至16.85亿元;2018年收入增至21.82亿元,增速29.50%;2019年继续攀升至26.19亿元,同比提升20.03%;2020年规模达29.6亿元,增长13.02%;2021年增至32.04亿元,增幅8.24%;2022年大幅提升至40.5亿元,同比上涨26.40%;2023年达47.67亿元,增速17.70%;2024年业务收入回落至44.22亿元,同比下降7.24%。

  同众多保险公司一样,车险亦是华农财险的第一大保费来源,尤其是近年来发展尤为迅速,2024年该司车险保费收入21.9亿元,同比增长5.8%,占比49.5%。只不过支撑增长的策略是“以价换量”,就2025年上半年来看,华农财险车均保费仅993元,远低于行业均值的2015.89元,在统计的58家财险公司中排倒数第四。尽管华农财险车均保费已从2022年末的903.92元逐步提升至2024年末的962.07元,但低价策略的痕迹依然明显。

  保费增长更深层次的制约则来自资本金瓶颈。保费规模的扩张必然推高对偿付能力充足率的要求,而补充资本金主要依赖发债或股东增资。对于华农财险而言,这两条路均困难重重…

  自2016年完成第二轮增资后,该司已近9年未能成功补充资本。2019年和2022年,华农财险曾分别审议通过增发18亿股和不超过25亿股的增资扩股方案及引入战投议案,但均无后续实质性进展披露。2025年第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该司虽提及“积极推进增资扩股计划”,但现实是:大股东华邦控股2024年被列为被执行人且所持股份100%冻结;股东西部同泰、云南金志的持股也悉数质押。

  失去股东“补血”能力,华农财险的偿付能力充足率近年来总体呈下滑震荡趋势。2016年度核心和综合偿付充足率均高达616.11%,随后两年分别降至427.59%和320.29%(2018年)。进入2019年后,两项指标稳定在201.17%水平,2020年虽小幅波动至191.64%,但2021年核心指标回升至194.19%并带动综合指标同步改善。2022年度核心偿付充足率微增至184.44%,综合偿付充足率为188.22%;此后数据呈现缓步攀升态势,2023年核心与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207.27%和211.89%。2024年末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回落至184.2%,对应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指标保持188.49%。2025年第二季度末显示,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降至178.55%,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指标维持182.61%水平。

  虽然当前偿付能力仍远高于监管红线,但若真要将保费规模推升至百亿级别,其偿付能力充足率必将承受巨大压力,逼近监管警戒线的风险显著增加。

  9年累计亏损1.26亿元

  承保利润有待优化

  与保费曾有的增长势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持续承压的盈利能力。2016年至今,华农财险累计亏损1.26亿元。

  2016年华农财险净亏损0.46亿元后,2017年实现扭亏为盈,录得0.1亿元净利润。进入2018年净利润略微收窄至0.01亿元,2019年遭遇显著下滑,净亏损达2.18亿元。2020年恢复盈利水平,实现净利润0.1亿元,随后三年业绩稳步提升,2021年0.14亿元、2022年0.17亿元、2023年0.08亿元。2024全年净利润攀升至0.48亿元,该增长态势延续至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0.3亿元。

  华农财险多年来净利润徘徊在千万级别,很大程度上源于承保端综合成本率持续高企与投资收益波动的共同作用。其综合成本率常年高于100%的盈亏平衡点:2022年为103.87%,2023年优化至100.81%,但2024年再度攀升至102.5%,截至2025年上半年仍维持102.63%水平。

  这直接反映在主要险种的承保亏损上。华农财险历年年报显示,该司原保险保费收入居前5位的险种,多款处于承保亏损状态,其中2022年车险、责任保险分别亏损4443.97万元、2894.17万元;2023年车险、其它类保险分别亏损6468.6万元、6309.4万元;2024年车险、责任险分别亏损7595.4万元、5896.2万元。

  在资产端,投资收益对利润的贡献亦不稳定。2022年华农财险取得2.98%的投资收益率,综合收益率为1.52%。进入2023年度,投资收益回落至0.68%,而综合收益指标出现负向波动,录得-2.56%水平。至2024年,投资业绩开始回升,投资收益率提升至2.97%,综合投资收益率则实现4.48%。2025年上半年投资收益率维持在2.05%区间,综合投资收益则稳定于1.66%水平。

  2025年,华农财险即将迎来成立20周年。在经历高层动荡、战略目标落空、盈利挑战等多重考验下,这家公司将如何为它的“弱冠之年”交卷,无疑成为关键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