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己卯年财运:八字改运方法-银行股半年报将密集披露 强势行情能否延续

adminddos 1 0

大金融板块的扫描与展望

编者按

在资本市场的版图中,大金融板块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之一。本期资本市场将深入剖析银行、保险、证券三大板块上半年的运行情况。银行板块,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不同银行业绩增速分化,但如果经济持续复苏,有望保持稳健的增长态势。保险板块,上半年保费收入的增长态势、业务结构的优化以及在资产配置上的新举措,都在诉说着行业的发展脉络。证券板块,45家上市券商成为市场的重要力量,上半年业绩大幅增长及市场交投活跃度将对其未来发展产生影响。通过对三大板块的梳理,以期勾勒出大金融板块的现状与未来轮廓。

■张炜

在2024年大涨的基础上,银行板块2025年继续稳步走强,等银行股创历史新高等更是涨幅超过25%。近日,中小上市银行接连传来报喜的业绩快报。率先披露半年报,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8月的最后两周,银行股将迎来半年报密集披露,其行情能否延续强势受到关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的专家表示,如果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复苏,银行板块有望保持稳健的增长态势。具有特色化经营优势和良好风控能力的银行,表现可能更为突出。

01

银行业绩增速或分化持续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披露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2万亿元,而2024年上半年为1.3万亿元。这种业绩变化在上市银行的一季报中已初露端倪,不同银行业绩增速分化,有的仍实现两位数增长,有的银行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双双下滑。

“从目前趋势来看,上市银行半年报业绩增速分化大概率仍会持续。大行和部分股份制银行由于规模大、业务综合性强,受宏观经济和政策调整影响更为显著。在经济增速放缓、利率市场化加速的背景下,传统息差收入空间被压缩,像工商银行一季报业绩下滑就受此影响。”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金融系主任叶小杰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称,一些上市城商行农商行,如常熟银行青岛银行等,聚焦区域经济,深耕本地市场,在服务中小微企业和居民方面更具灵活性,能够快速适应区域经济变化,实现业绩正增长。另外,银行自身的业务结构、风险管理能力以及数字化转型进度,也会造成业绩分化。比如,非息收入占比高、风险管控出色、数字化转型领先的银行,更容易在复杂环境中保持业绩增长。

除了常熟银行半年报披露归母净利润增长13.51%外,青岛银行业绩快报显示,其均实现业绩正增长。巨丰投资高级投资顾问丁臻宇向中国经济时报表示,常熟银行的半年报为中小银行树立了标杆。其核心亮点包括:非息收入驱动增长,投资收益贡献净利润超60%;个人经营性贷款占比达37.6%,普惠小微贷款不良率长期低于1%;首次实施中期分红,增强股东回报。

02

净息差预计边际企稳

净息差持续收窄是近年来银行业经营承压的主要因素。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投资学系主任翁辰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表示,净息差是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净息差收窄可能影响银行利息收入;而非息收入占比高的银行,收入结构更为稳定。

翁辰预计,2025年下半年,银行净息差预计呈现边际企稳、小幅回升的态势,但整体仍面临一定压力,主要原因有三个。其一,资产端压力缓解。2025年5月存款利率降幅大于资产端,对后续息差形成支撑。下半年若央行继续实施降息政策,银行可通过调整贷款定价策略,逐步消化存量贷款重定价的影响,资产端收益率下行压力有望减轻。

其二,负债端成本改善。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持续释放效能,银行通过优化存款结构、加强负债成本管控,有望进一步降低负债成本。

其三,政策支持。央行可能继续通过降准、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等,为银行提供中长期低成本资金,缓解流动性压力,间接支持净息差稳定。

在叶小杰看来,2025年下半年,上市银行净息差仍将面临一定压力。尽管负债端成本随着存款利率下调有所降低,但资产端受实体经济信贷需求疲弱、贷款利率下行等因素影响,整体定价难有大幅提升,净息差或将在低位徘徊,不过下行空间可能收窄。

另据研究院发布的报告预测,2025年前三季度,商业银行利息业务仍面临一定压力,但下行趋势将有所缓解。一方面,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基本完成,后续影响有限。另一方面,2025年新发放贷款价格呈现企稳态势。

03

经济企稳利好银行股走势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上证指数突破“9·24”行情高点,创2021年12月以来新高。然而,不少银行股出现回调,例如,8月15日较今年6月的高点回落10%以上。截至8月15日收盘,上证指数大涨0.83%逼近3700点大关,而中国银行浦发银行等大跌超过2%。

银行股能否延续强势行情?

叶小杰认为,银行股自2024年以来持续走强,主要原因是宏观经济逐步复苏,市场对银行业绩改善预期增强。银行板块整体估值较低,股息率较高,吸引了大量追求稳健收益的资金流入。监管政策的稳定以及银行自身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也增强了投资者信心。未来银行板块走势,短期内会受宏观经济数据、货币政策调整以及市场情绪等因素影响而有所波动。

“长期来看,如果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复苏,业务创新和数字化转型取得成效,资产质量保持稳定,银行板块有望保持稳健的增长态势。不过,行业内部也会继续分化,具有特色化经营优势和良好风控能力的银行,表现可能更为突出。”叶小杰说。

翁辰表示,银行板块未来走向受宏观经济、政策、资金面等多因素影响。当前中国经济呈现企稳迹象,PMI数据逐步回升,若经济持续复苏,企业信贷需求增加,银行资产质量有望改善,净息差压力缓解,利好银行板块。政策层面,央行可能继续通过降准、降息等政策工具稳定市场流动性,非对称降息策略有助于维持银行净息差。保险资金、公募基金等长期资金对银行股的配置需求仍在上升,增量资金持续流入可以为银行板块提供资金支撑。当前,银行不良贷款率平稳改善,拨备覆盖率维持高位,资产质量的改善为银行业绩增长奠定了基础。因此,银行板块未来大概率延续结构性行情。

“投资者需关注宏观经济数据、政策和资金动向等,合理配置资产,可重点关注净息差改善、非息收入增长、资产质量稳定且区域优势明显的银行,同时结合市场情绪,理性评估银行业绩表现。”翁辰表示。

数读市场

■■8月1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2025年二季度商业银行主要监管指标,商业银行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24万亿元,同比下降1.2%;平均资本利润率8.19%;不良贷款率1.49%。

■■上半年,保险指数累计上涨11.0%,跑赢同期沪深300指数(2.1%)8.9个百分点;个股层面,分别上涨24.9%、13.2%、12.5%、12.4%,下跌3.5%。

■■券商指数上半年累计上涨11.2%,跑赢沪深300(2.1%)9.1个百分点;个股层面,上涨28.3%、上涨15.7%、上涨14.6%、上涨13.8%,下跌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