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简盈财观
作者/齐思
- 1 -
华安基金迎新董事长
华安基金重大人事变动。
华安基金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学华因退休卸任党委书记,下一步是卸任董事长。
原招商基金总经理徐勇已入职华安基金,且正式接任党委书记,预计后续还将接任董事长。
目前,华安基金尚未官宣这一人事变动。
据悉,徐勇近几日才正式加盟华安基金,因为近期刚结束招商基金的离任审计,才办理离职手续没多久。
徐勇入职华安基金,相关任职流程还在进行中,短期内可能还不会发布正式任职公告。
5月19日,招商基金称,徐勇三年任期已满,因个人原因向股东提出离任申请,不再担任总经理职务。
朱学华,出生于1965年,今年已满60岁。
2014年9月朱学华出任华安基金董事长,至今已掌舵11年。
华安基金,总部位于上海,成立于1998年,那是公募基金开元之年,所以,华安基金是中国最早一批成立的基金管理公司。
作为灵魂人物,朱学华的卸任标志着华安基金一个时代的终结。
时至今日,正是华安基金发展的关键时刻。
今年4月,的‘世纪合并’终于落定,新集团公募基金布局明显“超标”。
新国泰海通证券,控股华安基金(51%)、海富通基金(51%),参股富国基金(27.775%),且国泰君安资管还有单独公募牌照。
很明显,已经不满足证监会“一控一参一牌”的要求了。
显然,这次国泰海通在公募基金领域的动作,最关键的是华安基金和海富通的整合。
目前正处于整合的十字路口,华安基金与海富通去留博弈正酣。
新上任的徐勇,或整合关键。
- 2 -
华安基金,这几年
华安基金,从‘老五家’走来,已27年历史。
最新数据,
截至2025年6月末,华安基金公募管理规模达7488.84亿元,非货管理规模4035.38亿元,业内排名第15位。

近五年,华安基金整体规模稳步上升,从4000亿规模涨到7000亿元,尤其是近三年,一直保持扩张状态。
华安基金产品线颇为丰富,旗下共有285只基金。它的规模扩张,主要得益于指数基金与固收产品的贡献。
旗下有40只ETF,合计规模超1300亿元。而,主动权益基金规模为823.5亿元,相较于2022年末的1363.69亿元,下滑了近40%。
权益市场震荡叠加基金费率改革,近两年华安基金经营有所承压。
财务数据显示,
截至2024年12月末,华安基金总资产为77.67亿元,净资产为56.87亿。
2024年营业总收入为31.1亿元,同比减少9.56%;净利润为9.1亿元,同比减少2.66%。
其实,华安基金的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已连续两年“双降”了。

-3 -
华安基金,前途未卜
华安基金,是披着当年荣光而来的‘老五家’,历史悠久。
与海富通的整合或步入倒计时,华安基金与海富通谁将留下?

图片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
虽然在规模上华安基金碾压海富通,差不多是海富通的三倍多。
从盈利上来说,华安基金也是海富通的两倍。
华安基金与海富通,实力悬殊。
但是,这一切,或不敌一张社保年金拍照。
海富通拥有社保基金、企业年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人三张牌照,其中社保牌照尤为稀缺,且牌照主体名称不得变更。
这意味着“海富通”名称保留概率更大。

华安基金内部或已有预期,最近的不安,集中体现在人员变动频频。
先是3月份管理规模近3000亿的“固收一姐”孙丽娜离职,后有主动权益基金的老将李欣5月清仓式卸任。
7月5日,华安基金7位基金经理集中卸任,相继下船。
公告屏上信息流密集闪烁,多则基金经理变更公告接连发布。
固收名将贺涛告别了执掌十二年的华安双债添利债券;
魏媛媛、郑如熙、周舒展、马晓璇、林唐宇也分别与顺穗债券、添荣中短债等多只基金道别;
李邦长则卸下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基金的指挥棒…
不过,除了较早离职的孙丽娜外,其他人员变更原因多为“内部调整”,在中国基金业协会上,也尚可查询。
-4 -
未来,或现头部巨头
最晚明年3月,国泰海通要明确华安基金与海富通的重组方案。
华安基金与海富通去留博弈!最新消息:华安基金将更名(消失),保留海富通
徐勇上任后,未来面临的整合难度极大,堪称 “地狱级”。
首先,品牌切换工程浩大。
华安基金超 7400 亿元资产需要更名,涉及二百余只产品召开持有人大会,流程可能耗时一年。
其次,存在人员冗余风险。
华安与海富通员工总数近900人,其中,华安基金 537人 , 海富通基金 354 人,投研、运营等部门重合度高,裁员与架构重组压力巨大。
再次,业务与资源的搭配和平衡。
以权益投资见长,海富通则以固收为支柱,业务的融合也需要艺术。
若华安和海富通整合成功,新公募规模将达 9669 亿元,全部资产规模可跻身前十,将搅动头部公募格局。
对于两大基金公司的整合方案,业内已流传多个版本。
总体而言,二者各有优势,如华安基金优势在于基金管理规模较大,是海富通基金的3.5倍;后者则拥有企业年金、养老基金和社保基金的稀缺牌照优势。
目前,整合方案仍在探讨中,尚未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