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一个展,盘活一座城。
近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影视动漫版权保护和贸易博览会在东莞石排举办,本届展会以“潮梦想出发”为主题,创新“专业展+产业镇”办展模式,汇聚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个影视动漫IP,600多家重点企业参展参会,参展IP数量创新高。
四天的展期里,近10万人走进主会场漫博中心观展参会,专业观众超2万人,另有超4.5万人次参加配套公众活动。展会热度持续转化为实际经济效益,参展企业意向合作金额高达15.6亿元,线上线下展销额达1.8亿元,
过去15年来,中国国际动漫博览会一步一个脚印,逐步成长为蜚声海内外的国际专业展会,见证了东莞从“玩具之城”到“中国潮玩之都”、从新兴工业大市到“双万之城”的跨越,释放出展产城深度融合、科技产业文化多轮驱动的新动能。
今年是国潮动漫扬帆出海、中国IP风靡全球的进击之年,也是“人工智能+”行动深入实施、“谷子经济”持续火热的关键之年。当前,东莞正在以漫博会召开为契机,持续做大“中国潮玩之都”,打造“千亿级潮玩动漫产业集群”;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朝着国际科创制造强市大步迈进。

近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影视动漫版权保护和贸易博览会在东莞石排举办。
01
中国国际动漫博览会,为何连续15届花落东莞?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唯一的国家级、国际化影视动漫版权领域专业展会,漫博会集产业交流、科技展示、文旅融合、文化出海、版权贸易、衍生品交易等于一体,既是全面展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舞台,也是国际影视动漫交流合作及国漫国潮出海的桥头堡。
每一个国家级展会的持续壮大,往往都是展会与城市双向奔赴的结果。展会的专业影响力、国际化水平、产业拉动力是城市发展的催化剂,城市的经济竞争力、文化辐射力、创新实力则是展会能级得以持续提升的关键。
高峰时期,全国涌现了数十个动漫主题的各类展会,但大浪淘沙之下,只有少数经受住时间经验,漫博会更是连续走出上扬曲线,与“潮流东莞”齐头并进,从珠三角一隅走出国门乃至全球。
如果说漫博会最初落户东莞,主要是基于当时东莞作为全球最大玩具生产制造基地的底蕴而来。高峰时期,东莞玩具产量曾占全球30%、广东50%,汇聚全球主要顶流IP的衍生品生产,本身就是影视动漫游戏衍生品行业绕不开的存在。
历经多年洗礼,漫博会正在成为东莞乃至粤港澳大湾区重量级的产业名片和文化名片,而东莞也完成从“代工”到“制造”再到“创造”的三级跳,从单纯的玩具生产制造基地,摇身一变为汇聚创意设计、智能制造、国际传播等全产业链条的“中国潮玩之都”。

漫博会现场
数据显示,目前全国近85%的潮玩生产、全球1/4的动漫衍生品制造都来自于东莞,堪称名副其实的中国潮玩第一城。无论是全球耳熟能详的迪士尼IP,还是年初大热的《哪吒2》周边、火遍全球的LABUBU等国潮IP,背后都有东莞的身影。
会展、产业与城市的齐头并进,主要得益于“展产城”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尤其是专业展与专业镇的双向奔赴。
每一年的漫博会,在促成众多企业拿下亿元级订单的同时,也成了展示城市形象、促进文旅融合、推动产业升级的机遇。一般而言,会展业的产业带动系数约为1:9,具有“一展兴,百业旺”的乘数反应。
对于东莞来说,会展不只是展示交流平台,更是产业升级的助推力量。与一些城市仅仅作为会展中心不同的是,东莞会展背后有着庞大产业链的直接支撑,每一个产业镇、每一个工业园区、每一家工厂都能成为博览的中心,漫博会等专业展会从一开始就深植于产业生态、城市场景之中。
基于这一点,今年漫博会专门搭建动漫博览会品牌运营中心、动漫潮玩IP快速转化中心、动漫潮玩新片新品首发中心和AI+动漫潮玩新场景应用展示平台等“三中心一平台”,首次创新实践“专业展”与“产业镇”的深度融合,实现从单一展览向全产业链园区运营模式的升级。

漫博会现场
作为新一届漫博会举办地的石排镇,就是东莞潮玩产业的集聚中心之一,在石排镇专门设立“中国潮玩之都·漫博中心”,打通展览中心与产业园区的边界,让展会平台植根于产业集群,让展贸交流融入到创新场景之中,让展会经济与城市发展双频共振,带动“产展城”深度融合。
以孵化IP生态为核心的参展商“十三生笑”对此深有体会,“在潮玩生产核心区举办盛宴,得以与当地制造商深入交流并达成合作共识,期待与更多本地制造商互补共赢”。据悉,该参展商在漫博会已迎来意向客户100多个,订单量达两百万件以上规模,预计涉及金额5000万以上。
专业展与专业镇有机融合、双向奔赴,与东莞高度发达的镇域经济不无关系。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的“直筒子市”之一,东莞每一个镇街都有独当一面的产业,每一个产业都有全国性乃至世界级的影响力;而作为“中国会展之都”,东莞汇聚食博会、加博会、漫博会等“国字号”大展,专业镇与专业展本身就不乏深度融合的基础。
不只是潮玩产业,不只是石排镇,展产城深度融合、专业展与专业镇结合的“东莞模式”,有望在更多行业、更多地区广泛复制推广。

位于东莞石排镇的中国潮玩之都·漫博中心
02
中国潮玩之都,为何是东莞?
在全国,以“玩具之都”、“玩具之城”自称的不在少数,但能获批国字号“中国潮玩之都”的,有且只有东莞一家。
其实,东莞最初也是以“玩具之都”而闻名,但当地并未停留于这一荣光,而是深刻意识到如果停留于传统玩具产业,只能为国际IP进行贴牌代工,产业规模和竞争力势必有限。
且不说沿海地区的传统产业,始终面临着全球产业大转移与中西部产业梯度转移的双向挤压,在全球科技产业博弈、文化软实力之争日益白热化的今天,如果不能向着产业“微笑曲线”的两端攀升,不能打造属于自己的独特IP,不能随着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而不断进化,很难行之长远。
近年来,东莞以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指引,以“文化铸魂、科技赋能、产业协同、全球共享”为理念,借助自身作为科创制造强市、对外开放窗口和年轻人纷至沓来的优势,将传统玩具产业最终做大为现代潮玩产业,形成全国性乃至全球性的影响力。
过去的东莞,给人更多的还是“世界工厂”的传统印象。如今的东莞,青春之城、活力之城、潮流之城的名号愈发闪亮。

漫博会现场
“中国潮玩之都”之于东莞,不只是产业竞争力的独一无二,潮玩产业拥有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影响力,也是“潮”向世界的锐气和底气,因青春而潮流,因年轻而新锐,因开放而活力四射,因而成为谷子经济等前沿产业的策源地和先行者。
一方面,东莞构建了涵盖IP开发、创意设计、智能制造、国际传播在内的全产业链体系,产业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剑指“千亿级潮玩动漫产业集群”。
目前,东莞已拥有超过4000家玩具生产企业、近1500家上下游配套企业,是全国最大的玩具出口基地。2024年,全市160家规上限上潮玩企业营收近238亿元,同比增长19%。
在产业竞争中,全产业链体系本身就是最大的护城河之一,不仅能带来产业、企业、人才等全方位的“磁吸力”,而且还能通过闭环链条形成“快速反应”能力,这在历来注重速度与效率的潮玩产业可谓独具优势。
在本届漫博会举办地石排“中国潮玩之都·潮玩中心”周围5平方公里、15分钟车程的范围内,就能找到涵盖“设计—打样—生产—物流—销售”的完整链条,催生出“24小时打样、48小时量产”的“最快IP转化地”。

漫博会现场
一般而言,一款潮玩的正常开发周期在18个月左右,但借助东莞的全产业链优势,一些原创IP的孵化周期可缩短到6-8个月。对于一些热门IP,借助3D打印快速验证、AI模拟注塑参数、云端协同设计等数字化手段,生产周期更可缩短到个位天数。
今年初,随着《哪吒2》爆火,不断刷新中国影视票房新纪录,相关衍生品也出现“一吒难求”的局面,东莞众多潮玩企业尝到了这场盛宴的“头啖汤”,威斯潮玩正是其中之一。面对飙升的票房与井喷的潮玩需求,在中国潮玩之都·潮玩中心的协调下,威斯潮玩通过整合12家头部模具企业的技术资源,将模具开发周期压缩80%、量产周期缩短83%,10天走完两个月制造流程,实现极限突破。本届漫博会上,威斯潮玩与日本企业确定了超1亿元的订单,凭借展会展示的产业链实力打消了客户顾虑。
另一方面,东莞素有“青春之城”、“活力之城”之称,作为全国最年轻的城市之一,东莞整座城市都涌动着创新的脉搏,带动潮玩经济、谷子经济等新兴消费业态蓬勃发展。
放眼全球,能成为文化创意中心的地方,无不是年轻人汇聚之地,无不以开放、活力为底色,东莞也是如此。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东莞15-59岁人口占比为81.41%,位列万亿城市首位;而65岁以上人口占比仅为3.54%,全市常住人口平均年龄33.4岁,在主要城市中排在倒数第二,仅次于深圳。
无论是前些年爆火出圈的元宇宙,还是正在为无数人所追逐的“谷子经济”,主力消费群体都是“Z世代”群体(1995年至2009年出生人群)。作为数字原住民,“Z世代”不只是“谷子”的消费者,也是相关文化内容的创造者。

漫博会现场
大量“Z世代”的存在,让东莞第一时间触摸到新型消费的脉搏;而得益于完整上下游产业链的托底,东莞率先成为“谷子经济”的弄潮儿。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谷子经济”市场规模达1689亿元,同比增长超40%,预计2029年将超过3000亿元。置身其中的东莞,正在坐享“青春之城”的红利。
根据漫博会期间发布的《东莞市加快潮玩和动漫产业发展若干措施》,东莞将拿出1.2亿元“真金白银”,从产业生态、市场开拓、内容创作、集群发展四大方向支持潮玩和动漫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不远的将来,一个新的千亿级潮玩动漫产业将在东莞诞生,成为东莞打造国际科创制造强市的重要一环。
03
人工智能时代,东莞潮玩产业何以更进一步?
今年漫博会设立AI赋能新场景展厅,集中展示动漫创作领域前沿技术,同时搭建AIGC(AI生成内容)平台,为观众生成专属动漫角色,同步开展“超维演绎”AI动画未来制片厂、“智链未来”IP生产力跃迁计划等活动。

漫博会现场
无独有偶,今年5月在深圳举办的文博会,同样首次设立人工智能展区,打造AI全应用场景的沉浸式体验;而刚在上海落下帷幕的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ChinaJoy),更将AI作为核心主题之一。
可见,AI已来,“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不只是政策目标,更是正在重塑经济和产业格局的现实。作为与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最为敏感的行业,潮玩行业早已置身于人工智能的时代浪潮之中,在AI赋能之下,整个行业正在快速迭代。
在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陈绩看来,广东是全国最大的玩具生产和出口基地,东莞潮玩、澄海玩具优势突出,人工智能+玩具产业链上下游已初步形成发展局势,AI赋能玩具产业大有可为。
据官方预估,未来在电子信息、AI产业化应用等优势加持下,“AI+传统玩具”、“AI+潮玩”、AI陪伴机器人等AI玩具新赛道,可为广东玩具产业拓展超1000亿元的产值增量,全部玩具总产值规模有望突破3000亿元。
在这场新的产业变革中,东莞从一开始就立于潮头之上。今年初发布的东莞市政府一号文聚焦人工智能产业,瞄准“人工智能+先进制造”赛道;近日出台的文件明确支持人工智能赋能潮玩产业发展,对获认国家、省、市级AI示范项目的潮玩和动漫企业最高给予100万元的资助。
政策只有用在对的地方,才能发挥倍增效应。东莞既有潮玩产业的集聚优势,又有“人工智能+”的先发优势。作为全国数一数二的电子信息产业强市,东莞集数字经济、先进制造于一身,多元产业形成交叉融合之势,在大模型、具身智能、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多模态交互等前沿领域处于领跑态势。
如果说传统玩具产业以劳动力密集为特色,考验的是成本优势和生产组织能力,全球竞争激烈,产业转移压力无时不在;潮玩行业属于创意型产业,生产能力、创新意识和文化底蕴缺一不可,国际化城市往往立于潮头之上,这也是东莞从“玩具之都”迈向“中国潮玩之都“的重要抓手。

漫博会现场
那么在人工智能时代,“AI+潮玩“更是对创新生态、产业组织能力的全方位考验,它打破了不同行业、不同产业、不同技术之间的边界,形成交叉融合、协同创新之势。唯有拥有多元的产业生态雨林、丰富的应用场景、科技产业文化多轮驱动的地方,才能一直走在前列。
中国动画学会会长马黎表示,东莞完善的产业生态为动画IP衍生开发提供了坚实基础,在“AI+制造”模式下更具备普惠算力、政策支撑等核心优势,为产业融合提供了实践范本。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科技、产业与文化多向赋能,为东莞潮玩产业抢滩人工智能新赛道奠定强劲基础,进一步铺开从玩具到潮玩再到“AI+潮玩”的迭代升级之路。
科技赋能,展产城融合,“潮流东莞”,正在“潮”向未来。
(本文图片均来自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影视动漫版权保护和贸易博览会)